青島東川路小學迎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盛事——“手造牽手校園”活動,為校園生活增添了濃郁的文化氣息和實踐活力。青島大學教授、錦繡非遺中心主任侍錦走進東川路小學,參觀學校打造的香藝、布藝、陶藝、茶藝等特色手造工坊,并與學校領導及美術教學團隊進行了深入交流,為藝術老師開闊了眼界,為日后的教學拓展了思路。

自2021年起,侍錦教授便擔任青島東川路小學藝術教育工作顧問,多次深入藝術實踐工作坊悉心指導。此次“手造牽手校園”活動侍教授為師生拓展了“黃庭堅與香”,全面且深入地展現了黃庭堅在香文化領域的獨特地位與深遠影響,拓展了師生們對黃庭堅以及香文化的認知邊界。學校的“香氣養性”工作坊致力于研習非遺傳統技藝,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美育元素,多年來,在“香氣養性”工作坊的建設上成果斐然。2024 年 3 月獲評青島市美育特色學校。“香氣養性”工作坊榮獲山東省一等獎并參加山東省第八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的現場展示。

青島東川路小學多年來高度重視學生的全方位發展,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求,深入貫徹落實“十個一”項目,學校四年級開設布藝課程,2017年成立了“布言布語”學生藝術實踐工作坊,由學校美術組教師擔任指導教師,先后邀請國際拼布大師金媛善老師和侍錦教授給予指導,讓學生動手實踐,勞動創新,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心靈得到滋養。曾獲全國第七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二等獎的好成績。此外,學校還開發多種特色校本課程,成立傳統文化選修社團,通過舉辦“十個一”項目匯報展示和“六藝節”等活動,踐行“班班有活動,人人都參與”的美育理念,在多個藝術領域取得優異成績,榮獲多項省級、市級榮譽。

乘著“手造牽手校園”活動的東風,在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青島東川路小學舉辦第六屆“六藝節·藝”“蛇舞新春,藝起賀歲”手造成果展,營造出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五六年級的同學手繪出不同朝代的漢服設計圖,制作了簡易漢服和風格各異的云肩,“華服軒”項目式學習成果展的作品在創意和文化元素融合上獨具匠心,充分展現了學生對漢服文化的理解和創新能力。同學們還勾勒出了景泰藍、宮燈、馬勺面具、編鐘、藻井、皮影等非遺文化的瑰麗與魅力,訴說著千年的故事,感受非遺的韻味,用畫筆傳遞著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敬仰。


學校領導表示,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手造非遺文化的展示與體驗,更是學校推動非遺傳承年輕化、無界化的重要實踐。學校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探索創新非遺傳承模式,讓更多的傳統文化走進校園,融入學生們的學習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升,讓校園成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陣地。
“手造牽手校園”活動意義深遠,它將傳統文化與手造技藝相結合,不僅為學校的文化建設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更在區域文化傳承中樹立了典范。今后學校將繼續在培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者與傳播者的道路上不斷探索,研究非遺育人的新策略,讓百年東川開啟手造非遺傳承的絢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