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郭書記您好!當前,從中央到地方一直熱談工業互聯網,膠州市在11月28日組織了首屆上合全球創新創業英才周活動,活動中的一大板塊就是工業互聯網產學研合作洽談會,可以說,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已經成為當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一大趨勢。您能結合李哥莊鎮的實際,談一談您的體會和看法嗎?

郭曉鐘:好的。通過查閱資料可知,工業互聯網的定義是鏈接工業全系統、全產業鏈、全價值鏈,支撐工業智能化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興業態和應用模式,是互聯網從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從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拓展的核心載體。
發展工業互聯網,對李哥莊而言可謂是恰逢其時。我們登記注冊的企業中70%涉及制帽、假發、工藝品三大傳統產業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盡管我鎮是中國制帽之鄉、高端假發生產基地,在拉動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方面發揮了巨大的社會效益,但在一定程度上,這些行業在空間上分布較為分散,缺乏自主品牌,融資難,絕大多數仍處于微笑曲線的最低端,規模集聚、提檔升級的內在需求非常迫切,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勢在必行。
為此,我們把“工業互聯網”“畝產論英雄”概念拓展延續到經濟領域,以最小的資源要素代價,獲得最大的產出效益,推動資源要素向優質高效領域集中,逼著傳統行業破解要素瓶頸、推進“騰籠換鳥”、加速新舊動能轉換。

記者:郭書記,那么李哥莊鎮具體如何借勢工業互聯網,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畝產論英雄”落地落實的呢?
郭曉鐘:我們針對全鎮三大傳統產業、登記注冊的700余家企業存在的轉型升級難題,通過“觸網”“上云”來做優存量、提升舊動能,通過 “機器人+”“數字化+”“互聯網+”等路徑,對傳統行業進行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改造,在新舊動能轉換的大潮中贏得一席之地。
比如,我們依托青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政策優勢,大力發展跨境電商,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主要借助“9610”“9710”海關監管方式以及青島市綜試區零售出口企業所得稅核定征收的政策利好,積極爭取市商務局、稅務局和海關等部門大力支持,一方面引導規范我鎮發制品企業在海關“9610” “9710”模式下實現出口,幫助企業降低通關成本,使產品銷售貿易數據納入統計,規范鎮內企業出口貿易;另一方面引進國際一流跨境電商服務企業,積極打造“跨境電商貿易示范基地”,加大對綜試區外周邊地區的貿易型企業的招引力度,形成“洼地效應”,推動進出口貿易爆發增長。
記者:郭書記,您提到了跨境電商貿易示范基地,能詳細地給我們做個介紹嗎?
郭書記:好的。為奪先機,我們選址沽河工業園1.5萬平米閑置樓宇和2600平米閑置廠房,全力打造集跨境電商貿易、倉儲、物流、金融為一體的“跨境電商產業園” ,打造“買賣全球”的核心引擎、跨境電商“樞紐倉”,加速假發、制帽、飾品等產業聚集,形成洼地效應,解決傳統產業在工業互聯網熱潮下轉型發展新“新出路”問題。
我們統計過,三年內產業園可入駐貿易主體企業330家以上,新增貿易額6.5億美元以上,不僅可以實現進出口貿易額率先倍增,而且可以超額完成市里交辦的任務,為上合示范區建設貢獻李哥莊力量、展現李哥莊擔當。

記者:郭書記,通過您的介紹,我們對李哥莊鎮打造國內一流的外貿和跨境電商產業帶聚集示范區充滿了期盼,您能結合具體例子,給我們呈現一下上合跨境電商產業園在工業互聯網方面的實踐嗎?
郭曉鐘:好的。目前國內互聯網發展迅速,但主要集中在to C端的互聯網企業較多,隨著互聯網的深度發展,互聯網正在逐漸整合to B端的資源,向工業互聯網的方向發展,工業領域的中小微企業正在從傳統的手工作業向自動化工廠轉變,而實現了全自動化生產的工廠又會逐漸向智能工廠轉變,并聯接到整個工業互聯網后端云平臺上,成為工業互聯網中一個個智能制造節點。而如何有效的整合這些實現產業升級的中小微企業,把這些實現了“端”,“管”,“云”模式的智能工廠有效鏈接到一個工業互聯網平臺中,成為了市場的主要需求痛點。
為此,我們引進了上合工業互聯智能共享工場項目,該項目已于今年10月在上合電商產業園運營,這是我們引導制帽行業從“人力加工”向“智能制造”轉型升級的一次探索,開創了“共享智慧工場”這種新型行業合作生產模式。該模式貫穿于設計、研發、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活動全鏈條,打造產業鏈縱向集成、跨產業橫向交融的制造業生態圈。
共享智慧工場的自動化設備,工藝可覆蓋制帽產業鏈條的80%;自動化智能設備的效率能達到傳統人工的4倍甚至更多,加工單價可以降低30%以上。機器代人已成為現實,而且,可使眾多的小微企業將更多的精力用于“微笑曲線”兩端,也可消除大量家庭作坊安全隱患。目前,已有200多家企業通過產業園平臺下定單,這是李哥莊傳統制帽行業的一次革新。
下一步,李哥莊鎮將以跨境電商產業園項目為載體, 打造新舊動能轉換樣板區和高質量發展高地,確保“高含金量”項目加速度進場、領跑式發展,做大做優南部高新產業板塊,實現經濟指標倍增計劃,加快形成跨境電商發展的新動力源和增長極,爭創線上線下融合、買賣全球協同發展的新格局。(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馬丙政 通訊員 李娟)
責任編輯:馬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