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30日訊 “棉衣棉被慰問品送到哪里去,送到幫扶共建村殘疾人家庭和困難家庭去!”28日一早,滿載著青島笑姐志愿者公益發展中心、青島圣德醫養康復集團居家照料指導公益團隊、青島大學醫誠志愿服務團隊的42名志愿者和愛心慰問品的“愛心號”包車準時啟程,來到100公里外的萊西市院上鎮徐豐莊村。

在村“兩委”大院門口,市北區委宣傳部(文明辦)、市派萊西市院上鎮鄉村振興工作隊工作人員與笑姐公益、圣德醫養、青大醫誠等志愿服務組織以及徐豐莊村黨員干部志愿者,攜手將愛心棉衣、慰問品卸車碼放整齊。隨后,文明單位、公益志愿組織的志愿者們分成6個走訪慰問小組,在村里的志愿者引導下,分別入戶6-7戶,為徐豐莊村的殘疾人員、困難家庭等,送上大衣、棉衣、毛衣、棉被等衣物和青食鈣奶餅干等慰問品,并針對有需要的殘疾、困難家庭提供上炕頭理發、剪指甲,以及義診及老年村民居家照料指導等暖心服務,讓受助家庭深受感動。
據青島笑姐志愿者公益發展中心組織此次“暖冬行動”的領隊李燕現場介紹,前期組織志愿者按照徐豐莊村提供的受資助家庭名單,依據全國首創“量體選衣”精準幫扶模式,針對每戶家庭成員的性別、年齡、身高、體重,一件件精挑細選,并于上周末完成38戶97人的量體選衣任務。”笑姐公益因疫情原因,不接收舊衣物,在全市發出倡議及開展義賣,置換成新棉衣棉被。此次到萊西送上的38件軍大衣、38件加絨沖鋒棉衣、38床厚厚的新棉被、200斤掛面、38提228包鈣奶餅干以及397件其他合體衣服等暖冬物資,就來自青島基隆路小學三年級一班同學們愛心捐贈的壓歲錢及義賣善款。“感謝市北區委宣傳部、市派萊西市院上鎮鄉村振興工作隊和青島笑姐志愿者公益發展中心、青島圣德醫養康復集團居家照料指導公益團隊、青島大學醫誠志愿服務團隊等志愿組織和基隆路小學同學們的愛心幫扶,讓我們村的殘疾、困難家庭度過一個暖冬。”萊西市院上鎮徐豐莊村黨支部書記徐明友陪同入戶時說。

此次活動是笑姐公益組織的第315次愛心行動。自2005年開始,青島笑姐宋桂華就組建了“笑姐團隊”,15年來,她在全國首創“量體選衣”精準幫扶助殘模式,將城市居民閑置衣物,根據受助家庭成員的性別、年齡、身高、體重,精挑細選,面對面、點對點送給農村殘困家庭,累計送出39萬余件衣服,逐件測量、直接幫助3萬多戶殘疾家庭和5萬余名殘疾人。
堅持重在實踐,貴在志愿服務。近年來,市北區著眼于“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大力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172處陣地建設,在此基礎上延伸觸角,創新建設網格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點940處,在全區構建了區、街道、社區、網格等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四級陣地1112處。通過調動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創新工作方法,用經常性、面對面、群眾喜聞樂見的文明實踐活動,弘揚時代文明新風,特別是打造的青島市志愿者廣場已成為全市志愿服務的大本營和根據地。3年來,市北區開展志愿者廣場月度主題活動40余場次,提供志愿服務項目600余項,直接參與、服務居民群眾4萬余人次。(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瑞新 通訊員 郭顯海)
責任編輯:馬晶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