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0年12月1日3版
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攻勢強力驅動下,濟青中線、新機場高速二期等4個在建和規劃項目加速推進
攻勢打通“大動脈”,青島路網建設“上高速”
高速公路是連接城市內外交通的紐帶和“大動脈”,是提升城市對外通達度的重要交通基礎設施。
11月30日,我省首條新建的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青島新機場高速公路迎來通車一周年。青島新機場高速公路建成通車以來,累計過境車流量達267萬余輛,日均車流量7300余輛,成為連接青銀高速和青蘭高速的一條“大動脈”,進一步提升了青島與省內其他城市的高速公路線網通達性。當天,隨著膠東國際機場收費站正式啟用,新機場高速公路肩負起了新的使命——
11月30日,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收費站正式啟用。 周建亮 攝
在膠東國際機場轉場籌備的關鍵期,這條高速公路將為各類運輸車輛快速進出機場提供便捷條件,同時為膠州提供了一個進入高速公路網的便捷出入口,膠州往返青島主城區更加便捷。
在青島高速公路“朋友圈”活躍的“好友”,不僅僅是新機場高速公路。今年以來,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攻勢的強力驅動下,一批重點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克服疫情沖擊,實現了建設提速。膠州灣大橋配套工程——膠州灣大橋膠州連接線提前半年建成通車,董梁高速(董家口至沈海高速段)、濟青高速中線(濰坊至青島段)全面開工建設。
記者從市交通運輸局獲悉,目前,青島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860公里,居全省第一位。新機場高速二期工程——青蘭高速公路(雙埠至河套段)改擴建工程、連接青島與濰坊的明村至董家口高速公路項目等一批規劃項目在多部門協同推進下加快落地,力爭盡快開工。
站在未來看現在。隨著這些項目建成通車,青島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城市發展框架被深度拉開,進一步夯實了青島在全省高速公路中的樞紐地位。通達的高速公路路網體系將進一步助力青島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更好發揮“雙節點”價值,為青島更高水平開放注入新動能。(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高速通車里程860公里啥水平?
●居山東省首位,副省級城市第4位
●相當于從青島跑了趟太原
根據《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布局規劃》,青島定位為國家公路運輸樞紐。
1993年,濟青高速公路通車,我市高速公路實現零的突破,到2007年實現“縣縣通高速”,再到2015年所有鄉鎮半小時上高速……近年來,我市高速公路從無到有、從疏到密,形成“三縱四橫五連”高速公路網。
“十三五”時期,青島相繼建成S19龍青高速二期工程、G20青銀高速青島段拓寬擴容、青島新機場高速等重點項目,全市高速公路網絡持續優化。目前,青島高速公路通車里程860公里,居全省第一位,副省級城市第4位(前三位是廣州1025余公里、成都960公里、哈爾濱902余公里——注:2019年數據),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那么,860公里這個數字又意味著什么?根據高德地圖導航信息,這個數字恰好與青島到太原的高速公路里程差不多。如果將所有通車里程連起來,相當于從青島跑了一趟太原。
在建項目加緊推進,路網越織越密
3月30日,膠州灣大橋的配套工程——膠州灣大橋膠州連接線正式開通,比合同工期提前了6個月。至此,膠州與青島之間增加了一條便捷的高速通道,膠州與青島主城區縮短至20多公里,15分鐘車程。該項目通車后,不僅增強了膠州灣大橋的輻射能力,還極大完善了上合示范區的路網結構,推動青島主城區與各區市的交通聯系更加暢通,標志著環膠州灣經濟帶的青島主城區、紅島、膠州、黃島形成“四位一體”的全新發展格局,膠州灣北部城區加速崛起有了新的支撐。

航拍膠州灣大橋膠州連接線。 趙健鵬 攝
目前,我市在建的高速公路主要有董梁高速(董家口至沈海高速段)和濟青高速中線(濰坊至青島段)兩個項目,明村至董家口高速公路和新機場高速二期工程——青蘭高速公路雙埠至河套段改擴建工程正在加快推進前期工作,力爭盡快開工。
董梁高速公路全線東起青島港董家口港區,西至梁山與河南省臺前縣交界處。董梁高速公路董家口至沈海高速段是我市在建的一條重要高速公路通道,是董梁高速公路的東側起點段,起自董家口港區,終點連接沈海高速,全長3.86公里。按照計劃,該項目將于明年年底前全線貫通。通車后,將為董家口港提供一條便捷的疏港通道,推動干線公路網與港口實現無縫銜接,提升董家口港集疏運能力和港口綜合服務功能,為暢通董家口港與腹地之間的“雙循環”增加一條快速通道,更好地帶動董家口港及周邊區域社會經濟發展。
今年6月29日,濟青中線濰坊至青島段高速公路提前半年拉開建設序幕。濟青中線濰坊至青島段(含連接線)全長130公里,投資概算240億元,采用雙向六車道標準建設,設計時速120公里/小時。其中,涉及青島市的路段長約23.1公里,全部位于膠州境內。項目建成后,將與在建的濟青中線濟南至濰坊段一起形成省會經濟圈與膠東經濟圈之間第三條高速公路通道。加上已通車多年的濟青南線和濟青北線,將極大地提高國家運輸主通道通行能力,對加快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旅游資源開發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青島膠東國際機場轉場在即,新機場高速二期工程——青蘭高速公路雙埠至河套段改擴建工程各項前期工作正在快馬加鞭向前推進。今年10月,項目用地預審獲自然資源部批復,規劃選址同步獲批,為項目盡早啟動建設提供了重要條件。項目包括主線及紅島連接線兩部分,估算總投資62.36億元。該工程是青島至蘭州高速公路(G22)東端重要組成部分,是山東省“三橫四縱”綜合運輸通道“濟青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市環膠州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通道。建成后將對提升青蘭高速公路運輸能力、促進青島環灣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完善膠東國際機場集疏運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11月20日,明村至董家口高速公路項目獲得省發展改革委核準批復。該項目途經平度、昌邑、高密、諸城、膠州、西海岸新區,建成后將緩解青島與濰坊之間缺乏南北向高速大通道的局面,成為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的交通網支撐骨架,并為董家口港新增一條重要的北向疏港高速通道,推動港口與高速公路更為便捷聯通,更好地服務青島陸海聯動發展。
“攻勢”項目陸續完工,通行能力更強
今年,一批“存量”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陸續實施,我市高速公路收費站通行能力和路網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
按照青島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攻勢工作要求,市高速公路管理部門確定了青新高速郭莊收費站改建工程、青島前灣港區2號疏港高速公路大中修工程、獨柱墩橋梁維修加固工程、機場高速照明提升改造工程(二期)、青新高速即墨西收費站改建工程(養護工區用房除外)、青島市高速公路部分路面橋梁及附屬設施綜合維修工程6個高速公路攻勢項目。截至11月底,青新高速郭莊收費站改建工程及獨柱墩橋梁維修加固工程已完成交工驗收工作;青島前灣港區2號疏港高速公路大中修工程、機場高速照明提升改造工程(二期)、即墨西收費站改建工程(養護工區用房除外)、青島市高速公路部分路面橋梁及附屬設施綜合維修工程4項工程均已完工。
青新高速郭莊收費站改建后新增1進2出三條收費車道,由原來的2進2出增加到3進4出共七條收費車道。青新高速即墨西收費站改建工程新增5條出口車道、“出口改入口”改造2條收費車道,由原來的2進4出增加到4進7出共十一條收費車道。青島前灣港區2號疏港高速公路大中修工程完工后提升了道路的行車安全性及舒適性,改善了道路技術狀況。機場高速照明提升改造二期共安裝單臂路燈307盞,彌補了一期工程的不足,為車輛夜間出行安全提供了更好保障。
青銀高速作為進出青島的大通道,也是即墨、城陽等沿線經濟社會發展的黃金走廊。今年元旦起,位于即墨朱家官莊的青銀高速新建主線收費站正式啟用,青銀高速原青島收費站和原即墨南泉收費站完成了歷史使命。4月中旬,市公路管理部門啟動了兩處節點改造工程。9月底,青銀高速開放段兩節點改造工程實現主體完工通車。工程完工后,為車輛通行打造了更加安全暢通的公路交通環境。原南泉收費站拆除及匝道改造完工后,苜蓿葉立交實現了全方位互聯互通,有效解決了該區域轉向交通擁堵問題;原青島主線收費站拆除及收費廣場改造完工,消除了該路段交通瓶頸和安全隱患,大幅提升了該路段通行能力與通行速度。
地鐵1、8號線北段同日通過竣工驗收
均已達到開通初期運營水平
本報11月30日訊 今天,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順利通過竣工驗收,兩條新線距離通車再近一步。雙線竣工驗收的通過,標志著1、8號線北段工程建設全面結束,政府專項驗收全部完成、3個月計劃跑圖試運行完成且相關指標滿足國標要求,均已達到開通初期運營水平,將實現建設期向運營期的全面“轉軌”。
在省交通運輸廳、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市場監管局、市人防辦等省市主管部門的監督指導下,以及市市政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全程監督下,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開展了雙線竣工驗收。驗收經過聽取并審查1號線北段和8號線北段工程建設、試運行,以及參建單位等工作報告,對各線路車站、區間行車進行了現場檢查,查閱檔案資料等程序。驗收組認為,1、8號線北段工程建設嚴格按照合同履約,各環節嚴格執行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標準要求,檔案資料規范、齊全,滿足竣工條件,一致同意通過竣工驗收,具備開展初期運營工作條件。
目前,1、8號線北段各項開通籌備工作正緊鑼密鼓地穩步開展。竣工驗收后,緊接著將迎來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屆時將邀請第三方專業機構,以及行業專家對1、8號線北段工程建設、運營籌備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評估把脈。
1號線北段全長21.3公里,設15座車站,全部為地下站,自北向南分別為東郭莊站-溝岔站-農業大學站-正陽中路站-小寨子站-鳳崗路站-流亭站-仙家寨站(汽車北站)-瑞金路站-遵義路站-南嶺站-興國路站-永年路站-滄安路站-青島北站,主要連接李滄區與城陽區,并與3號線、8號線在青島北站進行換乘,串聯鐵路青島北站、青島汽車北站、流亭機場三大公共交通樞紐。

地鐵8號線觀濤站。劉棟 攝
8號線北段全長48.3公里,設11座車站(含1座高架站),站點分別為膠州北站-膠東機場站-膠東站-大澗站-紅島火車站-健康中心站-健身中心(紅島會展)站-觀濤站-紅島科技館(方特)站-大洋站-青島北站,其中大洋站至青島北站設有國內最長的地鐵過海隧道。8號線在青島北站同1、3號線實現換乘,同時又連接膠東國際機場、濟青高鐵紅島站和膠州北站等重要交通樞紐,將實現高鐵、地鐵、航空等全方位換乘,并將膠州市納入地鐵圈,打造了膠州市到青島主城區的新通道。
兩條新線開通后,青島地鐵線網運營線路將達到6條,運營里程超過240公里,為青島區域協同發展再增強勁新動能,更好助力青島城市發展大框架的拓展和城市空間戰略的實施。(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