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競爭,不僅僅是經濟規模的競爭,更是城市功能和資源配置能力的競爭。而“國際客廳”正是體現這一能力最直接的窗口。
依托最鮮明的開放優勢,青島要進一步把“國際客廳”打造為鏈接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配置全球資源最重要的戰略支點,推動城市在兩個“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形成中發揮更大作用。
我們要始終明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而是通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更加強勁可持續的發展。也就是說,作為開放的“超級市場”的“國際客廳”,推動資本、技術、人才、經貿交流的功能,非但不能弱化,還要通過更大力度、更高水平、更具效能的開放之舉,進一步創造性地發揮功能,更好地促進兩個“循環”的相互促進、雙向發力。
要更高水平地搭建平臺。“國際客廳”是為進入中國市場的各國企業、商會以及有意對接國際的中國地方政府、企業,提供集展示、推介、路演、接洽、交易等功能為一體的平臺。因此,一定要高標準地配置法律、審計、會計、簽證、生活等全方位配套服務。要善用市場的邏輯,充分發揮國內外商協會作用,推動全世界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技術流在青島集聚。要用平臺思維做發展乘法,放大資源整合空間,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讓多方資源要素通過“國際客廳”在青島互動耦合、實現價值倍增。
要更為精準地錨定方向。高水平建設“國際客廳”,必須明晰各“國際客廳”的產業板塊、合作對象、經營模式。青島正在建設的日本、韓國、德國、以色列、上合組織、央企、人工智能等“國際客廳”,這些“主賓”的選取本就基于青島的比較優勢以及雙方獨特的契合點。中日、中韓“國際客廳”正是要借助青島對外開放橋頭堡的功能,充分發揮地緣優勢,打造山東引進日、韓資源再創新的輻射中心;作為青島在歐洲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和第一大外資來源地,德國在以制造業升級為代表的領域與青島的發展進程中“共舞”步調十分一致;發揮青島在“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建設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上合“國際客廳”就是要打造中國面向上合國家的第一窗口……在下一步的建設中,要進一步突出特色,通過個性化定制政策服務,調動各類市場主體積極性,找到各方利益共同點,增強內生動力,提升合作水平。
要更積極地推動創新。“國際客廳”要更好地發揮功能,必須成為創新的高地。當前世界,科技加速演進成為新常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都在發生顛覆性的變化,很多預料不到的生活場景、商業模式、新的業態會突然出現、引領變革,“國際客廳”應當把“開放”的優勢做得更足,成為最前沿創新資源的匯聚之地,成為顛覆性創新的發生之地。在更深層次上,“國際客廳”要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的能量交換中,成為國內外規則相互銜接的窗口,打造優質制度供給的高地,創造最優的制度、標準、規則,成為外資進入國內市場最便捷的通道、國內企業進軍國際市場最重要的跳板。
撬動全局的,往往是關鍵的支點。只要我們高水平地建設“國際客廳”,青島就能在兩個“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中,不斷構筑起新的戰略優勢,就能在日益激烈的城市競爭中,贏得先機、更上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