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1日訊 藝術對話科技,藝術賦能產業,藝術鑄魂城市,2020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為冬日青島帶來了一場時尚斑斕、 “顏值”與“產值”并重的藝術博覽盛會。在11月28日至30日的線上線下三天集中活動中,共有5000余位特邀嘉賓走進青島國際會議中心,參與線下展覽展示,包含九大板塊的線上微信小程序“中國藝術博覽會”共吸引9077512人次參與“云端”瀏覽,直播觀看量達到109042人次。藝博會借助科技手段,在不同的時間、空間呈現了“藝術+”的更多驚喜和可能性。
資料圖
藝術+科技,精品展位驚艷亮相。線下展位帶來數字文物、AI互動作曲、步態識別等最前沿的藝術科研、教學產品,通過新穎的交互體驗,展示藝術在未來走入生活的更多應用方式。
藝術+產業,平臺匯聚時尚資源。本屆藝博會“雙招雙引”專場共有十個項目現場簽約,市委宣傳部簽約的四部影視作品和一個原創音樂廠牌實到投資5.55億元,通過藝博會平臺招引的投資項目直接投資超過10億元,凸顯“青春之島”“創業之城”在文化藝術領域的創投吸引力。
藝術+對話,行業大V青島“論劍”。再聘四位“國際時尚城建設特聘專家”,青島時尚“智庫”專家增至15位。國內行業大咖亮相“藝術讓生活更美好”高峰論壇,“百家爭鳴”帶來一場高規格的藝術對話大會。
藝術+影響力,各大城市PK藝術指數。2020年度中國藝術城市影響力榜單在青發布,從城市藝術資源指數、城市公共空間藝術指數、城市藝術產業指數、城市藝術活力指數、城市藝術傳播指數五大維度評選出2020年三十個藝術城市,青島攜手“國家隊”,構建藝術城市和藝術產業大數據庫。
藝術+信息,線上平臺發力“服務”。本屆藝博會新增藝考生咨詢和高校藝術畢業生就業雙選,線上有300多家藝術類本科院校、中高等藝術職業院校參與,近千家企業提供上萬余個崗位,從供需兩端推動藝考和就業精準對接。據統計,藝博會期間招生咨詢31201人次 ,12071人次參與招聘就業。
克服疫情影響,今年的藝博會創新辦會理念,探索構建了更多平臺和呈現形式,與首屆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相比更為成熟和完善。
在組織方式上,2020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線下三天集中活動,全年線上定期和不定期的舉辦展演、論壇和專家講座等活動,借力“云端”打造永不落幕的藝術博覽盛會。
在參與主體上,協調組織幾百余家大型藝術院校參展,爭取藝術院校參與范圍最廣、藝術類別最全,不斷提高藝術專業水準,豎起行業標桿。今年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與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強強聯合,共同作為藝博會的主辦單位,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是全國職業教育工作者及職業教育機構組成的國家級學術團體,聚集了一批科技界、行業企業界、教育界、研究機構知名人士,未來將為藝博會引入更多行業資源。
在引導作用上,發布中國藝術城市影響力榜單,從國際傳播力角度對接藝術相關資源,建立傳播路徑和影響力,引導城市提升文化軟實力。中國(青島)藝術產業實驗室在青落地,未來將進一步增強青島在藝術影響力研究、傳播領域的話語權。
城市是藝術對話最重要的發生場,藝術與城市的對話是藝術發揮創新創造作用的重要方式。未來,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將吸引更多視覺藝術作品、藝術展覽、藝術公共活動、藝術相關產業在這座城市落地落戶,在影視之都、音樂之島、啤酒之城、會展之濱的定位上形成“藝術+”的喜人態勢。青島正在努力打造“南有深圳文博會,北有青島藝博會”的格局,這是青島的一份雄心,也是青島的一份自信。(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魏 馬曉婷 張芝萌)
責任編輯:李婧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