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評論員 王學義
最近,京東、美團、餓了么相繼宣布“大動作”:京東將于3月1日起逐步為全職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美團將于今年二季度為全國范圍內的全職及穩定兼職騎手繳納社保;餓了么已經在全國首批7個省市啟動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全量足額為騎手繳納保費,未來將在更多城市推進“新職傷”保險覆蓋。
目前,我國外賣騎手已超1000萬人。如此龐大的騎手群體,卻一直面臨社會保障缺失的問題。多年來,輿論一直關注外賣騎手的社保問題,相關部門也早已給出指導意見,政策層面不斷推動行業規則重塑,現在多個平臺作出了明確表態,并列出了“時間表”,這顯然是令人欣喜的。
過去,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媒體上,我們經常能看到的是,外賣騎手不知疲倦地搶單、奔跑、闖紅燈……這背后是平臺在配送時效等方面的嚴苛規定,各平臺之間在價格、勞動成本等方面短兵相接。這的確能讓訂單很快送到顧客手中,但與之相伴隨的是交通事故、疲勞送單等一系列風險隱患。這其實也是一種“內卷”、一種惡性競爭,讓整個行業裹挾其中。而今,京東、美團等平臺的率先行動,釋放出積極信號,說明一些外賣平臺開始在騎手權益保障方面花心思,這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競爭逐步轉向新軌,有利于整個行業生態的優化。
當然,在社會各界拍手叫好的同時,也應關注騎手們的反饋。目前,很多全職騎手表示支持,但也有部分騎手擔心會影響自己的實際收入。這里面反映的是,部分騎手只是將此作為過渡職業,他們的工作具有流動性強、收入不穩定等特點。然而,現行社保制度存在繳費年限長、跨省遷徙不便等問題。即便是一些全職騎手,可能也難以達到最低繳費年限,或因工作變動而遭遇社保損失。平臺給騎手交社保是一件好事,但怎樣才能將好事辦得更貼心,讓廣大騎手確信自己真能得到實惠,而非鏡花水月、“竹籃打水一場空”,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需要努力從制度設計等更高層面來推動。
外賣騎手背后,還有更多新就業形態人員,這個群體的規模已達8400萬人。解決這個群體的社會保障,是一個民生工程、長期工程,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需要不斷查缺補漏,久久為功。
責任編輯/王學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