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2日訊 今天上午,由青島市人民政府和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民營企業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2020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大會暨《2020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發展報告》發布會”在即墨區舉辦。副市長耿濤致辭。

本屆會議的主題為“創新的價值、邏輯與生態”,由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即墨區政府及北京隱形獨角獸信息科技院承辦。
大會發布《數字經濟先鋒: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報告(2020)》及“2020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榜單”,該報告是繼2019年之后發布的第二個關于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的報告,全面闡述了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的最新發展,提出了科技創新企業成長模型,分析了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基本格局和發展態勢,并對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的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
中國連續兩年雄踞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榜首
《數字經濟先鋒: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報告(2020)》顯示,2020年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區域分布極化嚴重,中國和美國占比達81.8%。中國企業數量和估值仍居世界第一,分別為217家和9376.90億美元,榮獲兩連冠。美國今年表現欠佳,共有192家獨角獸企業上榜,總估值為8050.7億美元,數量上同比減少1家。

具體來看,中國雄踞榜首首先歸功于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即便是中國經濟周期性下行也未能改變中國消費升級和消費轉型的大趨勢。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中國已經連續10年保持世界第二大進口國地位。在新冠疫情對國際貿易產生巨大影響的2020年,中國的進口額也在逐月增長。9月總進口額達到10.4億元,較上月增長15.6%。一些國際機構預測,在全球大變局之下,中國提出了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發展思路,可以預見,未來內需,尤其是服務性消費將成為支持中國經濟平穩可持續增長的重要動力源,激發源源不斷的市場潛能,今年中國有望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

其次,不斷優化的創新生態環境為我國獨角獸企業的成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改革開放后我國正式建立戰略新興產業,并制定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把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國家戰略目標,十九大報告中提出2035年我國要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政策的支撐以及持續性的人才、技術投入使得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穩步增長。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0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我國已連續兩年位居世界前15行列。此外,我國國際專利數量申請位居全球首位,2019年中國國際專利申請數量為58990件,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專利合作條約》(PCT)框架下國際專利申請量最多的國家,20年間增長了200倍。
青島數量位列中國北方第二、全國第五
從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的城市排名來看,2020年北京有76家企業入圍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榜單,總估值高達4216.24億美元,約占2020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總估值的1/5,連續兩年位居世界之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青島共有10家企業進入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榜單,同比增加4家,新上榜的4家企業分別為卡奧斯、青島云路、特來電和能鏈集團。目前青島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數量位列中國北方城市第二位,在全國城市的排名由去年的第七位上升至第五位,總估值為197.87億美元。
青島作為我國沿海重要中心城市,近幾年一直致力于為獨角獸企業營造活力迸發的創業創新環境。截至2019年,青島市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3829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497家、隱形冠軍企業79家,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長21.6%。為推進青島成為風投聚集地,青島出臺《打造創業投資風險投資中心若干政策措施》,并設立了科創母基金。青島在中基協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71家、產品553只、管理規模821.2億元,分別增長14.8%、33.6%、28.3%。2019年,新引進人才25萬人,人才總量達208萬人。獲評2019年度全國最佳引才城市獎,第八次入選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城市。
青島是全國唯一以財富管理為主題的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2019年第2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中,青島排名第33名,連續7次躋身全球前五十名;在單項“有望進一步提升影響力的15個金融中心”排行中,青島位居第一。今年8月,青島成為全國數字人民幣試點地區。青島還設立了“青島獨角獸熱帶雨林工程”,以打造一批千億級產業集群,并為獨角獸企業在青島的創新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青島已逐漸發展為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的新興成長基地,成為我國獨角獸企業成長的戰略要地。(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曉峰 傅軍 衣濤)
責任編輯:孫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