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產業鏈發展基礎雄厚,創新要素聚集,我們有信心率先構建退役鋰電池數智化低碳循環體系,重塑資源循環新生態,為全球低碳轉型提供青島方案和中國智慧。”在位于城陽區的北辰先進循環技術研究院里,北辰先進循環科技(青島)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濤向記者介紹起公司正在打造的數字化綠色低碳動力電池回收標桿工廠。
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已進入規模化退役階段,全面提升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能力水平尤為重要。在這一方面,青島下了一招“先手棋”。2月19日,在青島市退役動力電池數智化低碳循環利用體系建設座談會上,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與北辰循環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打造青島市退役動力電池數智化低碳循環利用體系樣板工程,致力于建設零碳排、智能化、數字化燈塔工廠,推動資源循環利用行業的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2020年8月,北辰循環在城陽區博士后創新創業園孵化成立,作為一家高層次人才創業公司,短短4年多的時間里,已經發展成一家針對新興產業廢棄物提供綠色低碳循環利用技術和解決方案的科技型創新企業,先后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青島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青島市雛鷹企業、青島市民營領軍標桿企業等,并在城陽區建成青島首個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示范工廠。
目前,北辰循環已經與世界500強林德集團簽訂全球技術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開發和推廣鋰電池回收過程中的安全和環保技術,并獲得新加坡TES集團、招商局創投、青島里程碑創投等機構的投資。在張濤看來,公司的快速成長,離不開城陽區良好的產業生態和營商環境。“最初創業時,我們只有5個人和120平方米的辦公室,到如今有了占地十幾畝的園區。今年,我們的產值有望突破2.8億元。”張濤說。
綠色能源是青島突破發展的5個新興產業之一,也是近年來城陽區重點發力的產業之一。在綠色能源產業方面,城陽區以“成鏈成群”為發展目標,提前謀劃布局發展模式,以鵬輝能源為“鏈主”企業,以本土骨干企業為發展基點,不斷布局完善上下游的產業鏈條。區內以龍頭帶動鏈式集聚,北辰循環、中電綠網等一批高科技成長型中小企業規模不斷壯大。城陽區還成立綠色能源產業聯盟,通過產業引導、集聚發展、資源共享、交流合作等多種方式推動區內綠色能源行業企業、協會團體、科研機構的快速發展。(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偉)
責任編輯:宋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