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2日訊 今天,省商務廳發布了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加快制度創新的相關經驗。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通過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加大項目招引力度、大力發展外貿新業態、依托平臺推動產業集聚、打造中日韓合作新樣板等舉措釋放發展活力。
針對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率先上線了智能“速批”系統,企業開辦實行“極簡審批”,全程“零跑腿”“零見面”,正確率100%,實現系統智能審批。目前,已有4543戶企業自主選擇“速批”方式完成設立登記、“速批”率達87.5%。
在加大項目招引力度方面,依托中日、中德“國際客廳”等15家招引平臺開展平臺化、產業鏈招商,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招引國際水產品加工及貿易中心等產業鏈項目79個;挖掘自貿區特色優勢,吸引山東東明石化等10個千萬美元級以上地煉企業海外板塊回歸,集聚油品貿易企業400多家,打造江北“原油超市”。
為大力發展外貿新業態,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還發揮自貿區口岸優勢,做優做強天然橡膠、合成橡膠等大宗產品進口,與上期所、山東港口集團共同打造多層次大宗商品交易市場體系,吸引中遠海運集團、中儲集團、海膠集團等龍頭企業入駐。啟動文化藝術品保稅儲存及進口展示交易業務,推動青島保稅港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加快發展跨境電商業務,全面拓展保稅備貨業務,推動唯品會(華東倉)等重點企業在美國等國家和地區運營海外倉30多處。
依托平臺推動產業集聚方面,依托現代海洋、國際貿易、航運物流、現代金融、先進制造等五大產業,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積極打造以海爾卡奧斯為代表的工業互聯網產業平臺、以山東港口青島港為代表的航運物流產業平臺、以華大基因北方中心為代表的生命健康產業平臺、以中歐國際交易所為代表的金融服務平臺等11個在全國范圍內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產業發展平臺、集聚1200多家優質企業,構建優良產業生態。
此外,為打造中日韓合作新樣板,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還加快中日韓消費專區布局,專區電商體驗中心已建成運行,積極探索“跨境貨物+新消費體驗”新模式,預計全年接待人數超過800萬人次;青島日本“國際客廳”建成使用,先后簽約落戶企業機構24家、掛牌入駐18家,在談21家。(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衣濤)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