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雖已退休卻不褪色,義診中傾注愛心綻放余熱;他以專業結合通俗,義務宣講傳播健康知識;他慷慨惠及大眾,毫不吝惜地施展“絕活”造福他人……年逾古稀的國洪飛,是膠州市三里河街道澳門路社區的居民,行醫50余載,從赤腳醫生、鄉村醫生到社區公益醫生,他默默為群眾的健康貢獻自己的力量。他還是山東省委講師團的百姓宣講員,曾榮獲山東省百姓宣講比賽一等獎,并被評為青島市學雷鋒志愿服務“最美志愿者”稱號。
愛心義診,默默奉獻暖人心
2016年末,國洪飛隨兒女遷居膠州,一來膠州,國洪飛就被這座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所吸引,把膠州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雖是外來戶,但是這位和藹的老人很快融入社區生活,并加入社區義工隊伍,積極投身到社區志愿服務工作中,老人自掏腰包購置了血壓表、血糖儀在社區或公園免費為群眾量血壓、查血糖,累計達3萬余人次。“我從年輕時就不喜歡安逸,不喜歡清閑,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會讓我感覺人生很充實,也很滿足”。國洪飛經常早晨8時20分到達三里河公園,義診到11時結束。“前來問診的以中老年人為主,高峰時一上午會有將近50人來測量、問診。”國洪飛說。
在義診的過程中,國洪飛發現不少老年人為了延年益壽,去購買高級保健品、營養品,養生效果微乎其微,有的還出現了不良反應。國洪飛就耐心細致地向他們講解科學養生的知識,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提出合適的養生方案。除此之外,國洪飛了解到有部分外來人口在膠州市沒有建立慢病檔案,于是主動幫大家登記信息,并將信息匯總給三里河街道衛生中心,使大家能享受到相關醫療服務與優惠。
義務宣講,公益科普傳知識
國洪飛在閑暇之余積極參與社區和鄉鎮的宣講活動,向群眾傳播健康養生知識。開展過“一片丹心為家國,我用畢生送健康”“喜看膠州新變化,科學養生順口溜”等宣講活動。
國洪飛還進社入戶舉辦健康知識講座,為大家講解養生知識,“我教他們怎么吃,怎么睡,怎么活到一百歲。”在宣傳中,國洪飛發現醫學術語不容易被大家聽懂,宣講效果大打折扣。于是他創作順口溜,幫助大家在輕松的氛圍中理解、記憶,比如他編寫過一段關于高血壓成因的順口溜:“一怨吃得咸,二怨肚子圓,三是心里煩,四是見酒饞,五是爹娘傳,六是少睡眠”,舉辦健康講座200多場次,受眾12000多人次,深得群眾好評。
無私奉獻,扶危濟困顯真情
除了惠及大眾,國洪飛還深藏“絕活”。來到膠州后,他繼續用祖傳秘方免費治療神經麻痹,每年前來投醫的患者不下百例。2020年2月,國洪飛得知社區中一位老人得了面神經麻痹,同時患有高血壓,心絞痛也時常發作,他便主動上門進行治療。一個多月后,老人康復,病人家屬曾多次提出要支付報酬,都被他婉言謝絕。“來到膠州以后我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為鄉親們的健康添磚加瓦。”國洪飛說。
除了膠州本地市民,還有來自威海、煙臺的患者前來問診。在膠州七年多時間里,經國洪飛診治康復的人數累計近800余人,進入國洪飛家中,一面面錦旗是對他“醫者仁心”的最好詮釋。在談到自己時,國洪飛說:“我是黨員,是醫生,是志愿者。救死扶傷是我的本分,宏德揚善是我的義務,幫扶弱者是我的責任,我應該這樣做。”(青島晚報/觀海新聞/掌上青島記者 馬丙政 通訊員 李柯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