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青島工學院副校長李占軍帶隊前往青島大學,考察“錦繡非遺博物館”,探索非遺傳承與教育融合的新路徑,為學校文化建設工作開拓思路。中國紡織非遺推廣大使、山東非遺年度人物、博物館負責人侍錦教授全程陪同并講解。

侍錦非遺團隊在非遺傳承與教育融合方面成果顯著,構建了“五位一體”的非遺美育實踐教學模式,包括博物館實物教學、調研場景教學、互動體驗教學、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和項目大賽教學。該模式不僅在美育育人方面成效突出,還在非遺推廣、成果轉化和服務社會等領域積極探索,積累了豐富經驗。

考察過程中,侍錦教授詳細介紹了館內豐富的非遺展品,涵蓋傳統印染、刺繡、民間美術等領域。這些展品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展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讓參觀團隊深切感受到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

文化建設一直是青島工學院辦學體系的重要部分。學校以黃河非遺為核心,開發(fā)出《沿黃非遺——山東拾遺記》《跟著黃河游非遺》等省級以上精品課程,打造“課程+實踐+研究”的文化育人鏈,將非遺技藝融入日常教學。同時,學校積極開展科研工作,立項省級課題,組建省、市級哲學社會科學青年人才團隊,形成“文化傳承-思政教育-社會服務”的閉環(huán),在文化傳承與教育實踐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
李占軍表示,此次考察是一次寶貴的學習交流機會。青島工學院將以此為新起點,加強與侍錦教授團隊的深度合作,進一步挖掘黃河非遺文化的價值。未來,學校計劃將黃河非遺文化更全面地融入人才培養(yǎng)、科研創(chuàng)新和產業(yè)服務等環(huán)節(jié),完善“文化傳承-人才培養(yǎng)-科研創(chuàng)新-產業(yè)服務”的四維閉環(huán)發(fā)展體系。通過發(fā)揮黃河非遺文化的魅力,豐富校園文化內涵,提升文化育人成效,打造特色校園文化品牌,為國家戰(zhàn)略與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培養(yǎng)更多復合應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