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觀海新聞3月26日訊 近日,市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級領導干部劉培喜做客民生在線直播室,圍繞“提升應急能力 護航美好生活”主題與網民進行在線交流。
主持熱:應急管理工作事關千家萬戶、千企萬店,主要有什么內容?
劉培喜:去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以及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的支持參與下,全市應急系統立足當好城市安全的“看門人”、企業發展的“貼心人”、百姓生活的“守夜人”,全力筑底板、保安全,促發展、惠民生,全力抓牢“五條線”:
第一條線,是生產安全“底線”。去年全市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大幅“雙下降”(分別下降33.5%和42.7%),下降幅度位居全省前列(全省分別下降15.1%和14.1%),百億元GDP死亡率0.4306,省內最低,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排名第四,為近年來最好成績。今年1-2月份,全市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67.7%和10%,為城市的安全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第二條線,是自然災害“防線”。防汛抗旱、森林防火、防震減災等工作扎實有序推進,去年以來,有效防范應對11輪寒潮、雨雪冰凍和10輪強降雨天氣。我市連續五年獲評防震減災先進城市、連續四年安全度汛零亡人,連續三年森林防火形勢安全平穩。
第三條線,是應急救援“戰線”。市應急指揮中心365天晝夜履職、24小時分秒在崗,去年以來妥善協調處置各類突發事件395起。在全市建成基層應急綜合救援站116處、沿海一線“救生驛站”81處,去年累計開展救援1851次、救助群眾1847人。
第四條線,是惠企優商“高線”。創新容缺預審、告知承諾等服務事項,行政審批效率大幅提升,去年“三零e辦”累計服務企業1966家。創新“有解思維+政企合作”,在依法依規和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幫助4200家成品油企業取得經營許可,開創岸基配套加油設施審批新路徑。
第五條線,是便民利民“基線”。會同消防等部門,全力推動電動自行車配套設施建設,居民小區集中停放充電設施覆蓋率由10%上升至50%。重點為全市非集中供暖農村低保戶家庭和分散供養特困家庭安裝一氧化碳報警儀,有效推動了民生領域安全布防向基層、向農村、向困難群體延伸。
盡管我們做了一些工作,但對標先進城市和群眾期盼還有較大差距,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應急管理工作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永遠在路上。下一步,我們將繼續以城市安全和民生期盼為己任,扎實筑牢城市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