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2025青島市“一起益企”中小企業服務行動啟動儀式暨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融鏈固鏈建鏈常態化對接會舉行。
以中小企業這個企業群體為著力點,意義不同尋常。
民營經濟占據青島經濟的“半壁江山”,民營企業中90%以上是中小企業,大企業也是由小企業成長而來。民營經濟要發展壯大,中小民營企業至關重要。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17部門聯合印發通知,部署開展2025年“一起益企”中小企業服務行動,悉心護航中小企業發展。
本次活動,既是對國家政策的落地,也傳遞出青島一以貫之積極主動服務民營經濟的態度。
一
政策加碼
民營經濟的發展壯大,從不是民營企業和企業家自己的事,離不開環境的營造和政策的支持。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往往因其體量小、賽道新而稍顯“脆弱”,需要更多政策的“甘霖雨露”來呵護。
打開“青島政策通”,在這個被稱為“政策干貨超市”的平臺上,各家企業不僅能了解最新政策,還能享受政府扶持。截至目前,平臺累計瀏覽量超905萬次,匯集惠企政策信息近2.89萬條,兌現惠企資金35.97億元。
從確?;萜笳咧边_快享,到減稅降費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狀況,再到在全國同類城市中率先出臺地方性法規《青島市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條例》,提供更加穩定透明的法治環境……青島拿出滿滿的誠意,結合實際頻出實招,為全市民營和中小企業的茁壯成長提供肥沃土壤。
讓企業家專心創業、放心投資、安心經營,最終受益的還是當地。
2024年,民營經濟貢獻了全市60.8%的投資,近70%的進出口,87.6%的城鎮新增就業,95.8%的企業數量,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關鍵力量。
大會現場,青島政策再加碼,推出《2025青島市“一起益企”中小企業服務行動方案》,市民營經濟局等24個部門和各區市,從政策惠企、環境活企、創新強企、人才興企、法律護企5個方面進一步建優建強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
比如,在開展政策惠企方面,依托青島政策通、“青島12345”微信公眾號等平臺,企業家大講堂、專精特新政策解讀培訓會等對話交流,強化政策深度解讀、智能推送和精準輔導
在開展環境活企方面,開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路演中心、民營經濟銀企茶座系列活動,推動中小企業拓展市場、融入大企業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優化融資促進服務,提升中小企業融資便利水平。
為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與企業家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其間,市民營經濟局還將舉辦“與民企同行”作風踐行活動,開展“講一次政策、聽一次會議、跑一次業務、解一個難題、提一項建議”的“五個一”行動,形成領導干部帶頭走出機關、深入企業,幫企業解難、助企業發展的正向示范效應,讓企業獲得務實管用的支持幫助。
二
產業協同
如果把一條產業鏈打開來看,在鏈主企業之下,會發現無數中小企業在支撐。
能夠在產業鏈中找準位置“扎根”,對身處產業鏈環節的中小企業而言,不僅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機遇,更是實現“專精特新”發展的成長路徑。
大會現場,2025年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融鏈固鏈建鏈常態化行動正式啟動,并圍繞青島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需求開展對接活動。來自人工智能產業的上下游企業齊聚一堂,面對面“找朋友”“尋技術”“聊需求”。
大企業提供平臺和資源,小企業用專業和特色來補位,像這樣高效地對接,在青島已形成常態化機制。去年,青島共開展20場專精特新企業融鏈固鏈建鏈行動,涉及智能家電、半導體、新型顯示、智能制造等領域,吸引了千余家市內外鏈主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參會。
根據《2025青島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融鏈固鏈建鏈常態化行動方案》,今年青島將圍繞“10+1”創新型產業體系,聚焦40個細分賽道,與“百場萬企”大中小企業融通對接活動、“十鏈百群萬企”融鏈固鏈三年行動計劃相結合,與創投風投大會、產融大會、跨國公司領導人峰會等全市重要活動及行業展會相融合, 舉辦不少于20場產業鏈對接活動,更好推動上下游環節“卡位入鏈”,有效提升產業鏈整體競爭力。
三
創新驅動
從中央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到全國兩會上民營企業家登上首場“代表通道”,再到以DeepSeek、宇樹科技等為代表的一批民營企業掀起的中國AI創新熱度綿延至今,都釋放出鮮明的信號:民營經濟已成為中國科技創新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與此同時,無論是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還是新興產業的發展壯大、未來產業的布局建設,都有很多待解的難題、未知的領域,這意味著民營經濟發展舞臺廣闊。
如何讓中小企業在大有可為的時代大顯身手、大有作為,成為真正的創新引擎,其實青島的維度頗多。
當前,青島加快構建“10+1”創新型產業體系,其中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實施創新型中小企業成長行動、民營領軍標桿企業培育行動,引進培育一批專注于新興未來產業的創新型企業。
梯度培育是其一。青島已經形成了“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雛鷹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兩條培育成長賽道,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了清晰的創新發展路徑。
以賽促創則更為直觀。大會現場,第十一屆“市長杯”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同步啟動,包含區域賽、創客賽、專題賽、城市賽四個競賽項目。選拔人才、發現項目、吸引投資,這項大賽不僅是中小企業競技比拼的舞臺,也是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的平臺。依托大賽,越來越多的創新創業者對留青創業有了更深的認識,也有越來越多的優質中小企業在青島生根發芽。
任何企業的成長都要經歷曲折向前的過程。可以預見的是,當政策的暖風交織于市場的熱潮,當創新的舟楫揚帆于時代的潮涌,民營經濟將如春花燦爛盛放著無邊精彩。(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于君怡)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