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3日訊 今天,“筑夢中國·青年有聲——青島市首屆高校評論大賽”首場交流報告會走進青島科技大學嶗山校區。本次活動邀請了青島日報評論員、歷史學者王學義,為青科大學子分享互聯網時代的評論寫作與編輯經驗。

“青島市首屆高校評論大賽”由青島市委宣傳部、青島日報社理論評論部/觀海新聞客戶端主辦,青島市委網信辦、青島市委黨校支持,山東大學(青島校區)、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青島大學、青島科技大學、青島農業大學、青島理工大學、山東科技大學、琴島學院、青島黃海學院、青島濱海學院等10余所高校協辦。

青島日報評論員王學義與青科大學子交流評論寫作經驗。
兩個小時的交流報告會,王學義根據自己10年的新聞評論寫作經驗,作了《互聯網時代的評論寫作與編輯》主題演講。演講中,王學義生動形象地為青科大學子講解了評論的“七種武器”:情緒向評論、追問向評論、說理向評論、交鋒向評論、熱血向評論、策論向評論和情懷向評論。”

青科大學子認真聽講。
對于如何提升評論素養,王學義分享的經驗是,要動筆多寫,培養評論筆力。“寫評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學會分割,一件事情如果覺得有的地方對,有的地方不對,可以先把它切割成兩段、三段甚至更多,通過切割來得出自己的結論。” 王學義說。

青科大學子與青島日報評論員王學義現場交流。
交流報告會上,青科大學子不時發聲提問。陳詩雨說:“評論會不會受到主觀性的影響而出現偏頗,從而不能表達出自己的觀點”。王學義講解到,“許多人剛開始寫評論時,都怕自己寫的評論不正確或者不全面,其實每一種觀點都是不全面的。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速度飛快,一件事情的全貌沒有展露出來之前,即使想做出全面的評論也是不可能的;另外,每個人的角度不一樣,立場不一樣,想表達的觀點也會不盡相同。”

青科大學子陳詩雨與青島日報評論員王學義現場交流。
接下來,交流報告會還將走進青島大學、青島農業大學等高校。目前,“青島市首屆高校評論大賽”初賽正火熱征稿中,上個月末啟動以來,已經收到作品500余篇。截止到12月31日,青島高校師生均可通過觀海新聞客戶端提交初賽作品。作品將擇優在青島日報、觀海新聞客戶端刊發。(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劉希金)
參賽方式:
點擊鏈接下載觀海新聞客戶端,在底部“服務”欄目中,點擊“評論大賽”圖標進入活動頁面。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