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裝修過程中拆除下來的垃圾,經過綠色工廠加工可以變為可再利用的多種“寶物”。近日,記者走進青島臺城環保有限公司,探秘裝修垃圾無害化資源化再利用處置全過程。據了解,憑借先進工藝和處理方法,該公司吸引來了廣州、呼和浩特和石家莊等多個城市城管部門前來“取經”。
裝修垃圾在島城如今有了專業的無害化資源化處置去處
讓建筑垃圾變廢為寶
青島臺城環保有限公司廠區位于城陽區青島汽車北站附近。這樣一個專門處理垃圾的工廠,進入廠區視線所及卻是一片整潔的環境。“公司從事的就是環保行業,就要從自身做起,把環保理念踐行在每一個細節中。”臺城環保董事長楊自江告訴記者,公司占地70余畝,成立于2022年8月。
在涉足裝修垃圾行業前,楊自江從事水污染治理工作,這讓他始終關注著生態環境領域的痛點堵點問題。楊自江發現居民裝修垃圾處理存在難題:近年來,建筑垃圾大量產生,隨意堆放、傾倒問題頻頻出現,甚至造成環境污染。如何“消化”建筑垃圾,楊自江花起心思研究,他先后前往德國、日本等考察學習,最終確定了主攻方向。“我們瞄準普通居民家庭裝修和商業裝修等方向,通過無害化資源化處置,讓建筑垃圾變廢為寶。”楊自江告訴記者,傳統垃圾處理方式中,大量垃圾被簡單填埋或焚燒,占用寶貴的土地資源,還可能對土壤、空氣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其所在公司專注于裝修垃圾、工程垃圾、大件垃圾、拆除垃圾及混合垃圾的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年處理能力高達150萬噸。通過采用先進的建筑廢棄物再生技術,將垃圾轉化為再生磚、再生混凝土等建材產品,實現垃圾高值化利用。
裝修垃圾無害化資源化處置現場
垃圾上線“分類”處理
為了讓市民近距離了解處置全過程,楊自江設立一個“觀景”平臺:通過一扇巨大玻璃窗,車間處理情況就能一覽無余。
記者看見,輸送皮帶連通堆場與分揀處置車間。機器轟鳴,挖機一斗一斗地向喂料機里上料。“喂料機的內部構造像一個漏斗,保障給料勻速、穩定。”滾筒篩不停地滾動、篩選,將裝修垃圾分為小、中、大三種,分別掉落到對應的傳送帶上,被送往不同方向。走進車間,小粒徑垃圾分揀線進行二次分揀,又被細分成兩類,更小的垃圾直接落入料倉,堆成堆,等待用來制磚;略大的輕質物如木屑,將被用于焚燒發電等無害化處理;余下的則進入“等待區”,經破碎后用于生產混凝土再生骨料。中粒徑垃圾輸往人工分揀線,磁選機在前端吸出鐵制品、舊金屬等進行回收,后端兩組工人分別挑出多種輕質物,剩下的同樣進入“等待區”,等待進一步破碎、利用。大粒徑垃圾中的輕質物通過“風選”被剔除,余下的進入分揀線。
楊自江展示裝修垃圾無害化資源化處置后的“產品”
多地城管前來“取經”
楊自江的公司目前擁有完整的拆除垃圾處理線、裝修垃圾處理線、SRF燃料棒生產線以及再生環保建材生產線。這些生產線協同運作,能夠將各類垃圾精準分類、高效處理,并轉化為多種高附加值的再生產品。例如,粗細骨料可用于建筑基礎工程,再生環保磚質量過硬且市場認可度高,RDF燃料棒則為能源利用提供新途徑,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和價值最大化。工廠自投產以來,已成功處置了20多萬噸裝修垃圾。
作為一家專精特新及高新技術企業,臺城環保擁有30余項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是“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和“中環協建筑垃圾工作委員會”常務理事,主編參編了多項有關建筑垃圾處置的國標和團標。“裝修垃圾的無害化資源化處置,是擺在城市管理部門面前的一道考題。”楊自江告訴記者,廣州、石家莊和呼和浩特等地城管部門,紛紛前來企業“取經”學習,省內多地也希望其前往建廠,將先進做法“移植”到當地。
來料少生產線“吃不飽”
“設計產能是年處理150萬噸,目前每天實際處理量只有三五百噸,生產線在持續‘餓肚子’。”楊自江告訴記者,受制于多方面因素,目前來料不夠導致生產線無法有效發揮效能。即使如此,楊自江仍看好裝修垃圾處理行業的前景,他計劃繼續投資近千萬元,新建一條高熱量工業替代燃料生產線,讓發電廠以后能吃上“精細糧”。為讓更多市民知曉家庭裝修垃圾可以有更經濟、環保的處置去向,楊自江帶領團隊“觸網”玩起了短視頻。“能想到的方法都試一試,隨著市民生態環境意識的提高,大家可能會支持裝修垃圾被以經濟環保方式處理,而不是簡單粗暴填埋。”楊自江說。
垃圾變廢為寶,為我市創建無廢城市增添了助力。據了解,自2022年成功入選國家“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以來,青島為城市綠色發展創造新空間,出臺并深入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圍繞重點領域設立任務清單62項,目前已完成40項;推動完成各類固體廢物工程項目38個,累計投資77.1億元。截至目前,已創建16類共計876個“無廢細胞”,到今年年底將完成1000個。(青島晚報/觀海新聞/掌上青島記者 徐美中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