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是第三個“國際無廢日”。青島早報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即墨分局獲悉,即墨區“無廢城市”建設啟動兩年來,各“無廢細胞”逐漸成形,發揮著積極作用。截至目前,已建成省級“無廢細胞”4個,“無廢工廠”“無廢公園”“無廢牧場”“無廢小區”等8類市級“無廢細胞”79個,覆蓋衣食住行各領域。
即墨區以“無廢城市”建設為抓手,推進生產和生活方式綠色化發展。資料圖片
小“細胞”聚合大能量,一個個“無廢細胞”的成功創建和運行,體現了低碳、綠色的發展和生活理念在即墨落地生根。在建設“無廢小區”方面,設置裝修垃圾暫存點,對裝修垃圾“預約+定點”投放,區固廢資源化處置中心定期轉運處理,實現裝修垃圾“產、運、轉、消”一條龍服務。在建設“無廢學校”方面,設置明顯的垃圾分類標識,建立“綠愛驛站”,回收校園里的廢紙、塑料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品。在建設“無廢醫院”方面,引入醫療廢物智慧監管系統,安全規范處置醫療廢物,實現醫療廢物產生、收集、暫存、移交、處置的全過程信息化管理。
為強化“無廢文化”培育,即墨區舉辦“無廢啤酒節”“零廢集市”,積極組織開展“減塑撿塑 戰塑未來”凈灘行動、“‘循環之美’創意環保時裝秀”等特色活動,推動“無廢”理念融入百姓生活。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教育,“無廢”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照亮生活,全社會共建共享“無廢城市”的氛圍越來越濃厚,滲透進城市文明的“無廢”文化正成為綠色低碳新時尚。
不局限于“無廢細胞”的單個培育,即墨區充分發揮“無廢細胞”的裂變聚合效應,統籌推進固體廢棄物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和安全處置各項工作,加快形成“以點帶面、連面成片、示范引領、整體提升”的全域“無廢”局面。
“‘無廢城市’的理念與即墨區的發展需求不謀而合,與即墨區的整體發展思路和戰略布局高度契合。”市生態環境局即墨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即墨區“無廢城市”宣傳方式和營造氛圍上,堅持突出“創新”“結合”,針對行業特點和轄區特色重點打造行業標桿和區域亮點,同時把“綠色、環保、無廢”理念融入大型賽事和品牌活動,著重提高群眾的知曉度和參與度。(青島早報/觀海新聞記者 康曉歡 袁超 通訊員 劉海豹)
責任編輯: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