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青馬”。4月20日上午,海爾·青島馬拉松第七次鳴槍開跑。來自全球39個國家和地區的25000名跑者齊聚青島,共同參與這場城市盛事。
自2017年創辦以來,青島馬拉松已成功舉辦7屆,規模不斷擴大、賽事等級也逐年提升,已被評為中國田協“金牌賽事”、世界田聯“精英標牌賽事”。這些榮譽不僅是對“青馬”賽事的認可,更是對青島這座城市綜合實力的認定。
今年“青馬”報名人數再創新高,突破17萬大關,同比增幅高達62.67%。其中,全馬報名者中,省外比例達到72.77%,遠高于去年的58.63%;半馬報名者中,省外比例依舊高于去年,突破半數。由此可見,“青馬”賽事的參與度、對外吸引力和影響力還在不斷提升。
眾所周知,馬拉松并非舉辦就能成功。“青馬”持續出圈背后,青島是如何經受住考驗的?
一
首先,青島有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
紅瓦映襯的琴島之韻,海岸縈繞的碧波風情……山、海、城、礁、灘、灣交相輝映,700多公里的海岸線勾勒出青島“山海城一體”的獨特肌理。這座因海而生、向海而興的城市,天生就擁有著接納世界的開闊胸懷,而貫穿新老城區的“青馬”賽道,更像是一條流動的畫卷,讓跑者在奔跑中穿越山海相連的自然饋贈,觸摸城市百年積淀的人文脈絡。
為了讓世界各地的跑者盡享青島山海城美景,青島每年都拿出了最好的地段,規劃“青馬”賽事。以今年的“青馬”路線為例,主要在市南區、嶗山區沿海一線舉行,中山公園、五四廣場、匯泉廣場、棧橋等青島著名景點以及全國唯一“國家海濱旅游休閑示范區”奧帆中心等地標性建筑一覽無余,成為許多跑者的心之向往,更為賽事增添了浪漫、活力的全新體驗。
如果說山海勝景是大自然對青島的偏愛,那么融入城市血脈的體育基因,則讓這場奔跑更具精神共鳴。作為中國近代體育的發源地之一,青島早在上世紀就有了“全國田徑之鄉”的美譽,并涌現出關平、李素杰等競走世界冠軍,更積淀著“足球城”的集體記憶。
到今天,青島在體育領域同樣大放異彩。舉辦奧帆賽、引進和成功舉辦克利伯環球帆船賽等一批高端體育賽事,中超、中甲、CBA等職業比賽貫穿全年,本土賽事品牌也逐漸興起。
這種拼搏進取、挑戰自我、創新開放的體育基因早已滲透進城市肌理,使馬拉松超越單純賽事,與城市同頻共振的每一次都能呈現出令人驚艷的答卷,被全世界跑友稱贊。
二
“青馬”賽事得以持續出圈,“先天優勢”只是基礎,辦出“特色”、做好“服務”才是根本。
4月20日當天,在賽道1公里加油處,由海爾人形機器人和機器狗組隊的“顯眼包”加油團吸引了不少跑者和圍觀群眾的目光。據悉,他們以海爾加油團的身份參與此次青馬,不僅在跑前帶領跑者熱身、試跑,還在1公里加油處為跑者供應補給、陪跑。
其實,這只是本屆“青馬”賽事“科技陪跑”的一隅,也是青島充分發揮以海爾為代表的頭部企業創新優勢,做好賽事科技保障、服務的生動體現。作為賽事冠名贊助商,海爾智家充分發揮自身科技實力,為跑者量身定做賽事全過程保障方案,“AI含量”極高,成為本屆青馬賽事的一大亮點。
賽前,海爾智家立足跑者需求,將AI技術和運動生活場景全面融合,打造“跑者之家”。通過AI科學備賽、機器人深度互動、AI運動問診等為跑者提供從賽前到賽后的智慧保障服務。
在海爾“跑者之家”,跑者可以先在“跑者客廳”,利用賽博教練AI系統獲取定制化訓練課程;再去“跑者廚房”,通過海爾冰箱的AI功能一鍵定制營養食譜,助力科學飲食。如果衣服有了汗漬,“跑者陽臺”區域,洗衣機搭載的AI感知技術可自動識別衣物材質,提供洗烘護一體化服務,讓跑者以最佳狀態迎接賽事。此外,海爾智家還生態聯動盈康一生、海爾機器人、青島血站等,為跑者提供AI在線監測、問診與智慧保障全程健康管理,護航跑者健康狀態。
賽后恢復場景同樣融入智慧科技?!氨笈菽_+AI能量廚房+凈水服務”的三重保障,幫助跑者科學高效恢復;高端跑鞋護理這一智慧潔凈方案,提升賽事舒適體驗。
與此同時,海爾智家還在賽道部署基于AI+5G 技術的十個高清攝像點位,通過人像識別與號碼布追蹤技術,全程捕捉跑者開跑、沖刺等關鍵瞬間,為每位參賽者生成專屬AI紀念大片,讓科技不僅服務于賽事,更成為榮耀時刻的 “智能記錄者”。
“AI含量”頗高的賽事全流程服務,塑造了獨屬于“青馬”的獨特參賽體驗,也成為“青馬”得以持續“出圈”的內生動因。
三
對于城市來說,馬拉松已經不是一場簡單的比賽,它既是競技也是經濟,這對諧音詞,為城市增添了一張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特色名片,也為城市提供了拉動地方產業和經濟的重要機遇。
以2024年“青馬”為例,賽事期間吸引了6萬余名運動員及陪同人員來青,全面帶動了衣、食、住、行、游、購、娛等多樣消費需求,直接拉動了青島的餐飲、賓館、交通、旅游等行業的發展,一場馬拉松就創造了3.49億元的綜合經濟效益。
今年,“青馬”中簽率全馬為5.97%,半馬為8.14%,這是一個并不高的中簽率。既表明今年青馬的競爭程度更高,也說明存在很大的供給缺口。
有供給缺口意味著有消費潛力。今年,“大力提振消費”被列為經濟工作的“頭等大事”,持續擦亮“青馬”IP,助力賽事出圈的同時,充分發揮馬拉松賽事的經濟帶動作用對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也有重要意義。
為此,青島作出諸多創新實踐。比如今年青馬期間,市體育局與市文旅局、市商務局、市貿促會聯合推出“2025青馬消費周”系列活動,18家景區、52家酒店、近10家商業綜合體紛紛提供景點免票、折扣優惠等讓利活動,以豐富的體育消費場景拉動全鏈條消費。又比如,今年首次開放“青馬永久號”、恢復設立馬拉松項目中國籍選手名次,這不僅是對忠實跑者的高度認可,也將激勵更多人持續參與青島馬拉松賽事,持續提升賽事影響力。
毋庸置疑的是,IP影響力的提升對賽事經濟具有顯著帶動作用。除了充分發揮先天優勢、科創基因,青島一直以來也在堅持用年輕化的敘事方式、國際化的賽事視野持續擦亮“青馬”IP。
去年,海爾·2024青馬聯合抖音、小紅書、keep社交平臺,開通“我的第?場春日馬拉松”交互話題專區,助力跑者打卡出圈的同時,也為“青馬”和城市帶來諸多流量。
今年,海爾·2025青島馬拉松,繼續秉承年輕化敘事方式,推出“青馬AI定制小程序”,通過線上生成限定版AI形象、青馬海報禮包等形式激發全民參與熱情;還打造了包含“周總同款胸針”、海爾兄弟手辦等為主的網紅賽事包,推出了AI青馬宣言、AI一鏡到底等AI交互活動,在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媒體平臺掀起青馬賽事話題熱度。
與此同時,青馬還在與各大贊助商的交互中不斷解鎖國際影響力提升新路徑。今年,多位泰國運動健將作為“海爾兄弟全球跑團”成員加入比賽,讓青馬更有看頭。這只是多年來“青馬”與海爾互相賦能的一個縮影。
作為一個構建了全球領先的10+N創新研發體系,在全球20多個地區和國家擁有20多個研發中心,71個研究院和163個制造中心、擁有遍布全球23萬個銷售網絡的國際化企業,海爾的品牌影響力可以放大賽事知名度;而賽事又給了企業展示的舞臺;如此一來,商業價值和城市IP就實現了共贏。
賽道長度恒久不變、奔跑姿態永遠向前。用創意將城市自然稟賦、歷史肌理、特色文化融入賽事,用科技將賽事服務保障體驗好感度拉滿,用年輕化的敘事方式、國際化的賽事視野持續點亮IP,或許正是“青馬”突破“千賽一面”,賦能城市經濟的創新路徑。(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王鳳一)
責任編輯: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