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立現在最輕松的事情就是,掀開記賬本,劃掉一行借款記錄。
在釋立的記賬本上,這樣的記錄,有一百多行。為了早點劃掉最后一行,釋立重新規劃了自己的家庭生活,在她的家里,擺放著一元一袋的紙巾、一元一斤的小橘子、4元一瓶的有機醬油……甚至1元一輛的汽車。
精打細算之間,這個曾差點被貧病壓垮的家,開始輕快地奔跑起來。

一個霉頭
釋立是山東鄒平縣韓店鎮西王村人。
西王村并非一個普通的中國村莊,它是中國上市第一村,得此命名來源于 1986年成立的西王集團,34年把這個原本只有160戶、530口人的貧困小村,變成了“中國糖都”,世界最大的果糖基地,它為鄒平縣韓店鎮提供了1萬6千個就業機會。
西王村的村民,很多也離開土地,成為產業工人。
釋立的愛人許振興便是這1萬6個就業者中的一個。他已經在西王糖廠上了10多年班,作為一個普通的每月三班倒的工人,這個工種在西王集團的工資差不多是4000元每月,釋立一家的年收入近5萬塊。
這在一個北方村莊,說不上富裕,但也衣食無憂。釋立一家三口,每年過年過節,還可以帶上上初一的兒子,去縣里最大商場挑選一雙品牌球鞋。
存款在變多,日子在變好,2018年,釋立和愛人計劃要二胎。
但這個家庭的拐點,便出現在這一年。體檢時,釋立被查出白血病。
于是,這個三口之家的重心迅速轉移到了治療上。這一年的春節,釋立和許振興是在濟南省立醫院的病房里渡過的。
和北方很多四線小城的普通居民一樣,收入穩定,但也沒有太多其他暴富的可能,風平浪靜時,歲月靜好,但遇到天災人禍,就要依靠鄰里親情,抱團渡關。
為了籌措20多萬治療費用,丈夫許振興給初中高中同學打了一個又一個的求助電話,他在本子上一個一個記下這些原本不曾聯系過的同學和朋友的名字和借款數額,釋立說“得有一百多個人吧”。
跟大多數傳統的中國老百姓一樣,釋立和許振興都不愿意欠錢,對于未來他們沒有大富大貴的渴求,更愿意安穩地過好自己的小日子。為了盡快還上白血病治療欠下的錢,治愈初期的釋立很著急想上班賺錢。但許振興考慮到復發的可能性,不許她出去干活賺錢。
不能賺錢開源,釋立能發揮的空間就只有節流省錢。

一個彩頭
釋立原本就是一個擅長比價采購的人。附近超市里促銷發傳單,她會提前規劃好要買的東西,是不是需要,是不是合算。在釋立和許振興位于西王大道的破舊二手房里,簡陋的廚房一個煤氣灶一個電磁爐,干凈的灶臺上做菜用的是千禾價值15.9元的有機醬油,釋立得意地說“8.9元,買了兩瓶,超市促銷,便宜吧?”
為了買到便宜的食物,她還會每周趕一次鎮上的集市,100元解決一家人一周內果菜肉的采購。用1元一斤的價格買些小桔子,吃老農民自己種的蔬菜,買看起來不那么漂亮的蘋果和西紅柿——這種丑一點的水果蔬菜農藥會更少一點,在釋立看來“更健康一點”。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之后,釋立所在的小區樓道里有了一個確診案例,許振興因此被隔離了20天,不能上班,被迫曠工帶來的養家壓力讓他們更注重點點滴滴的節省。
在隔離期間,釋立開始研究網購,“聽說網上買東西便宜”,她下載了好幾個購物APP,然后比價、比質量,最后刪除到只留下一個淘寶特價版。
剛用不到三個月,這個APP就給這個經歷了貧病的家庭帶來一次驚喜。

釋立在淘寶特價版APP內隨手亂點參加了“一元抽車”活動,結果被通知中獎了,是一輛五菱宏光Mini EV,價值2.98萬。APP后臺提醒她支付1元,商家就能發貨,她就可以去當地的4S店把車開回家。
得知中獎的時候,距離釋立拿到Vivo新手機,學會用淘寶等電商平臺買東西不過三個月。她把這個中獎消息告訴了丈夫,許振興毫不猶豫地說:騙子。于是第一天的中獎通知電話,她都掛斷了。
第二天,這個中獎通知的電話又打過來了。釋立跟丈夫許振興商量,雖然一塊錢也是錢,但這個騙子太不容易了,這么堅持,“就讓他賺這一塊錢吧!”
“騙子”淘寶特價版,真的給釋立發過來一輛五菱宏光Mini EV,價值2.98萬
如果說在日活1億的淘寶特價版APP上被抽中大獎屬于一個驚喜,開朗樂觀直爽的釋立在36歲時突然被查出得了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對這個山東省濱州市鄒平縣普通的三口之家來說,更是一個超級驚喜。
讓釋立興奮的不止是這個大獎的經濟價值,更重要的是她感覺這是生活中的一個彩頭,“人總是經歷壞運氣,會對生活產生懷疑,好運氣,會讓人重新樹立對生活的信心。”
她覺得,這個家庭的好氣象開始了。

一元生活夢
釋立開始重新規劃這個小家庭的用度,她希望用最小的成本,給這個家庭最有性價比的生活。
在瞄準了淘寶特價版上的 “一元購”。一元就可以采購到20個掛扣,3雙冬天的棉鞋墊……她在上面采購生活中能用到的東西:垃圾袋、衛生紙、海綿球、鞋墊、鑰匙扣、口罩……還用平臺的虛擬特幣換回了兩個電動牙刷。
最近,她在淘寶特價版下了最貴的一單,給許振興買練習書法的宣紙,37元。
許振興對書法的愛好源自于大學書法課。他畢業于濱州職業學院英文教育專業,因為和釋立結婚留在了本地。13年來一直不曾斷過自學,買字帖跟著練,研究每一個字的筆劃,起承轉合,反復琢磨練習力求結構精準。
在他們空蕩蕩的客廳白墻上,除了開窗的一面,其他三面都貼滿了許振興的字。進門之后的右手邊貼著臨北宋書法家米芾行楷《蜀素帖》,左右兩邊貼著草書《愛蓮說》以及幾首唐詩,臨摹的尤為成熟的是唐朝孫過庭的《書譜》。
多年來,他習慣坐在兒子房間里靠窗那個1平米不到的長形書桌上寫字。從三點下班回家,寫到黃昏時分夕陽斜照,再到暮色四合,享受這幾個小時的自由,暫時忘掉身上身為丈夫、父親和兒子的重擔。
釋立的骨髓移植手術前后,兩人在濟南前后待了3個月,手術一個月,術前化療一個月,術后恢復一個月。許振興在醫院附近租了房子住,每天步行著去醫院來回拿藥。為了省錢,他吃了差不多三個月的咸菜。釋立心疼許振興,覺得他對自己太好了,但對他自己太差了。

她現在除了用自己的規劃為丈夫減輕些壓力,讓這個家過得更好一些,還想讓丈夫不要放下這唯一的愛好。
許振興不善言談,直到看到妻子為他攤開宣紙,他才低著頭說,“當時也看不到下一步是什么,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好在你都慢慢好起來了,恢復了。”
這句話,道出了一個普通家庭,經歷過風雨之后的舒展。
釋立病愈后,經常去村里的街道走動,隨處可見三輪車、小電驢左右突突,哈弗、五菱牌小汽車在街角拐彎,裝滿了玉米的、長達13米的東風重卡從身邊劃出長長的影子。
以前,釋立覺得,這是喧囂,現在,她覺得,這是平常,是繁華,是一個小城市里追逐的熱熱鬧鬧的平凡的生活夢。(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莎莎)
責任編輯:李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