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4月29日訊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志愿服務的重要論述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強化志愿服務“大思政課”功能,豐富和拓展志愿服務的時代內涵,29日下午,“志愿有我”青島市青年志愿者思政公開課活動在青島市廣播電視臺小劇場舉辦。
市委副書記、統戰部部長張惠,市委常委、副市長耿濤,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欒新,市政協副主席薄濤,團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動指導中心、省青年志愿者協會有關領導參加活動。在青高校團委書記、部分中職中專團委書記、各區市青志協及青年志愿者團隊代表共約700人現場觀看。
活動在表演唱《青春的志愿》和青島青年志愿服務回顧視頻《30+志愿服務正青春》中正式拉開帷幕,舞臺上一個個青春洋溢的身影、視頻中一幕幕溫暖入心的畫面,深刻詮釋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展現了青島青年志愿者追光逐夢、挺膺擔當的時代群像。
本次活動共分為“志愿有我?山海”“志愿有我?成長”“志愿有我?同行”“志愿有我?起航”四個篇章。其中,第一篇章“志愿有我?山海”以支教幫扶基層實踐為主線,邀請了四名支醫支教志愿者代表登臺分享他們的志愿記憶,講述他們的青春故事。30年來,青島青年志愿服務工作始終圍繞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開展,一代又一代青年志愿者們以實際行動詮釋青春奉獻力量。現場一首支教原創歌曲《山海》,唱響志愿服務愛與奉獻的山海情長。
第二篇章“志愿有我?成長”以聚焦人民群眾需求為主線,通過思政老師的思政微宣講,講述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志愿行動和志愿者發展方向的殷切期望。紀錄片《小候鳥“變形計”》中,講述了牽手關愛“小候鳥”志愿服務品牌項目幫助來青建筑工地工人子女實現與父母團聚心愿的溫馨故事;父與子對話情景劇《來信》則展現了“小候鳥”在志愿者常態化陪伴幫助下發生的改變,傳遞出志愿服務帶來的美好與成長;孩童與青年志愿者攜手帶來的合唱《不要慌,太陽下山有月光》,用溫暖治愈的歌聲映照出青年志愿者關愛少年兒童志愿服務的生動場景。
第三篇章“志愿有我?同行”以大型賽會與國際志愿服務為主線,盡展青年風采。從奧帆賽到全運會,從世園會到上合峰會,從海軍節到聯合國海外志愿服務,大型賽會及國際志愿服務志愿者代表們共同走上青春思政課的舞臺,用朗誦的形式講述《我們的志愿青春》;《大型賽會志愿服務基本禮儀操》則讓觀眾們更直觀地領略了禮儀志愿者們在大型活動中的青春與活力。
第四篇章“志愿有我?起航”以弘揚雷鋒精神為主線,匯聚志愿之光。其中,《志愿服務讓愛永不晚點》演繹了一個個地鐵站里的暖心故事,盲童合唱團的一曲《光亮》則唱出了孩子們向陽而生、逐光而行的信念。在現場,2008北京殘奧會圣火采集使者姜馨田“講述”了自己投身志愿服務的感悟,“周末志愿行動”的首批參與者、島城著名書畫家宋文京分享了28年來堅持志愿服務的初心并現場題字。
活動期間,現場觀眾還共同聆聽了一段雷鋒同志生前的珍貴錄音原聲,第21任雷鋒班班長李桂臣帶領全場觀眾莊嚴宣誓,以行動傳承雷鋒精神。
活動在合唱《有我》的激昂旋律中拉下帷幕,30年來參與過青島品牌志愿服務工作及常態化志愿服務工作的各級組織優秀青年志愿者代表陸續走上舞臺,全場觀眾自發獻上熱烈的掌聲,向他們致敬。
此次“志愿有我”青島市青年志愿者思政公開課,不僅是對青島青年志愿服務30年歷程的深情回顧,更是一次對志愿精神的深度弘揚與傳承。青島青年志愿者們與時代同頻共振,以昂揚的姿態,在新時代的征程中勇擔使命,讓志愿精神如璀璨星光,照亮更多人的前行之路,為建設美好社會注入源源不斷的青春正能量。(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任曉萌)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