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不僅能夠制冷制熱,還能夠幫助改善睡眠?
5月12日,海信空調聯合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中國睡眠研究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廣東省室內環境衛生行業協會等共同發布《新風空調助眠白皮書》,正式對外發布了一項最新的實驗成果——海信新風空調能夠通過提升空氣質量幫助改善睡眠環境,實現“7小時睡眠抵8小時”的效果。
這一結論似乎刷新了很多人的認知。但回溯過往不難發現,新風技術自誕生以來就不斷重新定義著空調行業,助推空調的角色從單一的冷暖調節器升級為全屋空氣管家。
而海信能夠率先攜手權威行業機構聚焦新風空調幫助改善睡眠進行研究,給行業和用戶帶來新的驚喜,也是其來有自的。作為國內第一臺新風空調的推出者,以及國內首個新風空調行業標準的牽頭制定者,海信以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成為名符其實的行業引領者。據奧維云網數據,2024年全年及2025年1-4月,海信新風空調全渠道銷售額、銷售量占有率均穩居行業第一。
新風空調1晚讓人“多睡”1小時
新風空調究竟如何幫助改善睡眠?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院長助理吳海濤對《新風空調助眠白皮書》進行了詳細的解讀,給出了答案。
“睡眠環境中的室內污染物是影響睡眠質量的關鍵因素。”他說,以二氧化碳為例,在臥室緊閉狀態下,人的呼吸會使二氧化碳濃度升高。當二氧化碳濃度超1000ppm,會讓人頭暈、嗜睡;超過2000ppm,睡眠就會變淺,人會容易醒。
吳海濤表示,傳統開窗通風的方式存在很多局限,比如容易引入外界的飛絮、病毒等污染物,還會帶來溫度不適、噪音大等問題,而新風空調所具有的換氣優勢能解決這些痛點。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健康家電檢測中心聯合權威機構用海信新風空調進行了實驗驗證。結果顯示,在兩位成年人和一個孩子的模擬睡眠環境中,不開啟新風空調時,二氧化碳濃度大幅超標,甚至可以達到5300ppm;開啟海信新風空調后,能夠將二氧化碳濃度有效控制在800ppm以下。
同時,得益于新風的置換凈化能力和抗病毒濾網,室內甲醛、TVOC的3小時凈化率大于95%,抗菌抗病毒率超過99%。
睡眠質量方面,使用海信新風空調的實驗組,60位實驗人員的深度睡眠時長均值能夠達到85.6分鐘,而對照組僅為74.7分鐘。且實驗組的夜間清醒次數、晨起血氧飽和度等指標也更優秀。以7小時睡眠時長計算,實驗組7小時睡眠的核心修復階段時長,已超越對照組8小時睡眠的水平,相當于“一晚多睡一小時”。
七代產品煉就“最懂健康空氣”
《2025年中國睡眠健康調查報告》數據顯示,我國居民普遍睡眠不足且質量較低,近半數的(48.5%)成年人存在睡眠困擾,同時睡眠困擾伴隨年齡增長不斷提升,老年人睡眠問題最為顯著。
新風空調能夠幫助改善睡眠,無疑是又一次擊中了當下消費者最大的痛點。而這一次,海信又跑在了行業的前面,離不開海信在新風空調領域長久以來的技術耕耘。
早在2008年,海信就推出了國內首臺新風空調。自那時起,海信就將用戶對健康空氣的需求作為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的根本出發點,不斷推進產品迭代創新。隨后,海信新風空調歷經7次迭代升級,逐步構建起一套完整的健康空氣解決方案。
近二十年間,海信為中國新風空調行業貢獻了包括新風凈化層流技術、微正壓雙驅動新風技術、恒溫新風技術、不擴孔高靜壓新風技術等在內的七大核心技術突破。目前,海信在新風空調領域已經布局了1000多項專利技術。
今年3月,搭載第七代不擴孔雙向流換新風技術的海信新風空調正式上市,突破了傳統雙向新風系統局限,無需額外開孔,即可同步實現新風引入與室內污濁空氣排出,有效解決傳統新風技術無法同時進行空氣交換或僅能單向通風的問題,真正實現室內空氣 “自主呼吸循環”。
向AI進化,真正成為智能空氣管家
從上世紀90年代在國內率先引入變頻空調技術,生產出國內第一臺變頻空調;到十幾年前推出國內首款新風空調,海信在空調行業積極引入開發新技術,是不折不扣的行業進步的推動者和引領者。而在當前傳統家電全面邁向智能家電時代的新背景下,海信空調也在全力探索用AI讓空氣會“思考”,推動空調由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以更好滿足用戶對健康空氣的需求。比如世俱杯定制空調X3Pro和璀璨C3Pro,定制“看球呵護”場景,一鍵便可生成最適合看球人群的空氣環境。
從本次發布會上發布的產品來看,海信已經打造了“AI空氣管家”空調智能體,讓產品主動感知用戶的冷暖需求,提供一站式的管家服務。
比如,AI空氣管家能夠主動采集天氣情況、環境狀態和個人偏好等多維度數據,從而打造最適宜的空氣調節方案,讓空調調節告別繁瑣的物理按鍵。
同時,產品也搭載了海信星海大模型,并接入了DeepSeek,重點打造了使用助手、生活助手、娛樂助手和百科智囊等四大核心服務,實現了AI交互的革命性升級。
不僅如此,AI還讓海信新風空調變得更加省電。配合海信空調的AI省電算法,空調能夠根據室內環境智能開啟新風功能,開啟后一周耗電甚至不到1度。換言之,全年僅需二十多塊錢就可以享受AI新風帶來的新鮮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