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現在的大趨勢就是“卷”,中考卷、高考卷、考研卷、考博卷、考公卷、找工作卷、轉碼卷、網紅卷、明星卷……
在由“本科”通往“碩博”的這條路上,“卷”得成功的已經保研,提前上岸了。但對絕大部分同學而言,18天后將不得不面臨一場與高考有著越來越多相似點的“卷”試——研究生招錄開“卷”。
就近幾年的競爭趨勢而言,隨著報考人數的逐年增加,考研這條路已然成了非“卷”不可。但觀海新聞提醒各位沖刺悍將:如果“卷”得盲目,那就得不償失了,“卷”的前提應該是適合自己、高效備戰、事半功倍。
以下是來自“認真考研”的三點分享,希望對百米沖刺的你,能夠有所幫助——
時間利用之“卷”
“卷”心菜:“如果你來自習室的時間比我早很多,意味著你將有更多的時間復習學習,萬一你是我的競爭對手,那我豈不是要歇菜了?所以我要下次比你來得早,在時間上先占領先機。即使我的狀態并不好,也要先打贏這場心理戰,用我志在必得的決心和破釜沉舟的勇氣讓你心生膽怯,不戰而退。”
分析建議:如果你早起的狀態好,那就可勁兒“卷”吧,反正最后18天確實該拼命了,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但保持基本的精氣神是必須的。但是,一早起早就“困死”的同學還是省省心吧,不如上廁所的時候也握著張英語卡片,吃飯的時候也盯著手機屏幕上的知識點來得實在,利用好碎片時間,“卷”,也要有點技術含量。
背書之“卷”
“卷”心菜:“她居然能一下子背兩個小時才稍稍休息一下,哪像我,只背了一個小時就趕緊休息一會兒。為了卷過她,我以后一定要連續背夠三個小時再坐下來休息幾秒。”
分析建議:長此以往,你的扁桃體成功發炎了,好歹也算是有“成功”的方面了。“背書”考驗的是效率又不是時長,如果你一小時能夠記住別人兩小時才能記住的東西,當然還是更勝對方一籌。所以,與其比較時長,不如專注于有效記憶。
政治之“卷”
“卷”心菜:我“肖四”還沒背,他就已經背完“徐濤”了,那我政治豈不是要涼涼了?我要趕緊背完“肖四”,然后投入其他名師的懷抱,博采眾長。”
分析建議:到了最后沖刺階段,大家特別容易進入盲區和陷阱:資料越多,那我可以參考的就越多,那我知道的就越多,那我就比別人有勝算。萬一那么多資料中就出現了原題呢?
其實,最佳開“卷”的方式就是認認真真地把一本權威資料背熟吃透,不管是政治還是英語作文,都是這樣。但對于大部分同學而言,吃透一本經典資料已經是很難做到的事情了。無余力的同學只重點掌握一門就足夠了,貪多嚼不爛,“內卷”需謹慎。
我們誰也不想“卷”,卻被迫“卷”了進去,大家都很無奈,但除了加倍努力,也沒有其他更有效的辦法。年輕人,趁著還能“卷”得動,趕緊“卷”上岸,不然以后就越來越“卷”不進去了。
(綜合認真考研公眾號等)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