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態度的思想者
這一組讓人有些驚訝的數字,是青島在全球新型顯示產業領域重要性的直接體現。支撐這組數字的,是京東方青島基地每年生產的1.5億片中小尺寸液晶顯示模組。
京東方與青島的“雙向奔赴”正進入到更深的層次。5月28日,2025京東方全球供應伙伴大會在青島舉行。青島市委書記曾贊榮會見了京東方科技集團董事長陳炎順等出席大會的主要嘉賓,參觀了BOE×供應伙伴聯合創新展,并出席大會開幕式。
首次將集團“年會”落地青島,京東方帶來了全球百余家新型顯示企業、千余位行業嘉賓。

2025年京東方全球供應伙伴大會。
面對行業優質的產業資源,青島敞開懷抱,在大會開幕式上向與會企業發出“選擇青島,投資青島”的誠摯邀請。
曾贊榮在會見時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歡迎,他希望京東方進一步發揮青島新型顯示“鏈主”企業引領作用,帶動更多上下游企業來青發展。
對到會的諸多企業,曾贊榮歡迎這些企業來青布局優質項目、深化協同創新、拓展應用場景、開辟市場空間,共同構建新型顯示全產業鏈生態。他同時表示,青島將建強用好專業園區,完善各類要素保障,提升產業集群化發展水平,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提供優質高效服務。
01
京東方與青島的“雙向奔赴”
這一總投資81.7億元的“大塊頭”項目,從簽約到開工,僅用了45天;從開工到量產,僅用了13個月……
在京東方主場的全球供應伙伴大會上,這組數字代表著“青島速度”和“京東方效率”的數字被多位嘉賓反復提及,被看作是城市和產業龍頭“雙向奔赴”的見證。
眼下,在京東方青島基地,47條生產線火熱運轉,從這里下線的各類顯示模組將應用在手機、顯示器、物聯網、VR等智能終端設備。項目滿產所具備的能力,可以達到年產中小尺寸液晶顯示模組1.5億片。
如何衡量“1.5億片”的“分量”?京東方給了一個更直觀的說法——全球每新增十部手機,至少有一部手機的顯示模組產自青島;全球每新增五臺顯示器,就有一臺顯示器的顯示模組來自青島。

青島新型顯示產業園一隅。
青島基地投產后,京東方還在陸續加碼青島的布局。
2023年,承諾到2050年實現自身運營碳中和的京東方,在青島注冊了青島京東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業務涉及風力發電技術服務、光伏設備及元器件銷售、節能管理服務、合同能源管理及太陽能發電技術服務等領域。
2024年,出于對青島乃至山東豐富的文旅場景資源的看好,京東方又在青島落地藝云(青島)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將利用數字化技術,賦能產業升級,提供沉浸式文旅體驗。
今年兩會前后,青島市委書記曾贊榮還帶隊在北京拜訪了京東方總部。在拜訪中,除了推動青島模組基地產能提升,青島還提出了希望加強新興業務項目布局的希冀,吸引更多產業鏈上下游優質資源,合力打造新型顯示產業發展高地。
在青島舉辦全球供應伙伴大會,無疑是京東方對青島加深合作意愿的正面回應。京東方董事長陳炎順在大會開幕式上表示:“展望未來,京東方期待青島以新型顯示產業為基礎,進一步深化戰略合作,共同構建更具韌性的產業鏈生態體系。”
02
龍頭企業帶動整條產業鏈
作為國內重要的電視整機生產基地,在京東方落地青島的2022年,全市彩色電視機產量達2545.61萬臺,占全國總產量的13%。
然而,顯示產業上游芯、屏環節的缺失,一直是青島制造業的短板。奔涌的數字化浪潮中,AI與物聯網技術深度融合,為顯示產業創造了多元的應用場景,也讓青島的這一短板愈發凸顯。
京東方同樣敏銳地察覺到了物聯網轉型的迫在眉睫。投資物聯網移動顯示模組生產基地是京東方“屏之物聯”戰略的重要一環。
京東方的到來,以龍頭的力量集聚資源,補齊青島缺失的上游背光模組等核心材料和設備制造、中游顯示面板和模組制造等環節,和海信視像、歌爾等下游終端制造龍頭一起構建了青島新興顯示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在京東方青島基地所在的青島市新型顯示產業園,園區企業是“鄰居”也是“上下游”。

青島市新型顯示產業園。
在與京東方一路之隔的萬達光電(青島)智造生產基地內,6條SMT貼片生產線開足馬力,空白電路板經貼條、印刷、SPI檢測、貼片等多道工序后,一批批產品成功下線并打包入箱,發往京東方青島生產基地。
一塊屏,驅動了產業的集聚。目前,在西海岸新區,已經形成了以京東方為龍頭的新型顯示產業鏈條,集聚了總投資744億元的37個重點項目。
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青島新興產業液晶顯示模組器件支撐力已形成,激光顯示技術快速發展,在電子玻璃、液晶材料、OLED發光材料、柔性顯示材料領域已初具優勢,產業鏈配套水平持續提升。
2024年青島市新型顯示產業園實現營收545億元,青島市新型顯示產業集群獲評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2025京東方全球供應伙伴大會上,京東方講述了自己“選擇青島”的故事,為青島和全球產業鏈企業搭建了溝通的平臺。

會場外的BOE×供應伙伴聯合創新展。
“作為中國新型顯示產業的重要基地,青島以完善的本地化供應鏈、充足的人才儲備、優越的政策環境,構建起頗具競爭力的產業生態。”陳炎順說,“我們堅信青島以其全球化的視野、打造的開放的創新平臺,不僅為京東方提供了社會發展的堅實基礎,更向全球的產業伙伴敞開了合作共贏的大門。”
03
持續釋放“龍頭”價值
龍頭牽引、以商招商,鏈動新產業——這也正是近年來青島豐盈產業體系、拓展產業版圖的核心“打法”之一。
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奇瑞青島基地飛速發展所崛起了一座超級工廠和一條完備的產業鏈。
圍繞奇瑞青島基地,青島已引進富卓座椅、成飛瑞鵠等16家奇瑞一級供應商,同時將海聯金匯、富晟復合材料等26家本地零部件企業納入一級供應商,本地一級供應商達到42家,產品涵蓋汽車車身、底盤、內外飾等,本地配套率實現30%以上。
在智能家電產業,海爾依托與各跨國企業長期密切合作,吸引40余家外資企業來中國投資建廠。
其中,德國代傲將青島工廠落地中德生態園,每年將生產500萬個高端智能家電控制器和面板;日本尼得科在上合示范區增資建設了尼得科全球電器產業園,達產后可年產電機1400萬臺、控制器1600萬片;意大利戴博在膠州新建了水泵工廠,數條先進的生產線年產能超100萬臺。

尼得科全球電器產業園。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虛擬現實產業方向,歌爾牽頭組建國家虛擬現實創新中心(青島),為行業企業技術進步提供有力支持,青島市虛擬顯示產業園已落戶大朋VR等領軍企業40余家。
持續釋放龍頭的價值、放大產業鏈招商的力量,青島還進一步優化了產業招商方向和細分賽道——
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產業兩個先導產業,依托青島集成電路、新型顯示、人工智能等專業園區,大力招引設備制造商、材料供應商、技術服務提供商;
圍繞生命健康、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綠色能源、智能裝備產業五大新興產業,著力招引研發中心,核心部件、關鍵配件生產基地;
圍繞智能家電、高端化工與新材料、現代輕工三大優勢產業,鼓勵海爾、海信、青啤等本土龍頭企業持續開放應用場景,實現以“訂單”促投資、以“市場”促投資。
以戰略眼光錨定賽道,以龍頭項目激活生態。從一塊“青島屏”到千億級顯示產業集群,從一家龍頭企業到整條產業鏈的繁榮,青島正以“鏈式思維”重塑產業競爭力,在新型工業化浪潮中書寫高質量發展的“青島范式”。
記者|楊光 編輯|趙笛
制作|宋尉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