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香氤氳承古韻,山海共繪端午情。在端午節來臨之際,青島嶗山以文化“兩創”與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為畫筆,勾勒出推進傳統節日振興的生動畫卷。從社區書院的非遺手作,到校園課堂的詩意對話;從傳統民俗的文化傳承,到集體婚禮的婚戀新尚。青島嶗山正以多元路徑挖掘闡釋傳統節日文化內涵,讓文化活水潤澤山海,讓文明新風拂動心弦。
粽情端午,文化暖流浸潤心田
包粽子、編五索、射五毒、做香囊……在青島嶗山的各級文明實踐陣地,居民們正在體驗一項項端午傳統民俗,品味端午深厚的文化底蘊。青島嶗山以基層文化傳送員為抓手,通過文化活動賦能基層治理,將優秀文化資源送到百姓家門口、送進群眾心坎里。金家嶺街道大埠東社區以“非遺文化+居民參與”為核心理念,舉辦社區書院系列活動,居民在制作艾草龍舟掛件的同時,為社區建設建言獻策。中韓街道溫哥華社區組織居民制作兼具驅蚊安神功效的艾草養生錘,在傳統手作中傳遞“納福安康”的美好寓意。中韓街道春光山色社區將反詐講座與端午傳統習俗相結合,以案說法筑牢反詐防線,寓教于樂弘揚傳統文化。沙子口街道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婚姻教育,引導居民從家庭和諧的角度出發,理解并實踐互敬互愛的傳統美德。在王哥莊街道曲家莊村,“法治青山·非遺共生”活動巧妙將法治宣傳與非遺技藝深度融合,居民以銅絲勾勒“法護青山”圖景,用琺瑯彩填涂“和諧鄰里”箴言,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北宅街道以“傳統文化傳承+志愿服務活動”為主線,結合北宅街道非遺技藝,舉辦“粽葉飄香 老少‘萁’樂”主題文化活動,為“一老一小”兩個群體送上文化盛宴,用志愿服務詮釋“文明實踐我行動”的內涵。
這些場景只是青島嶗山推動文化“兩創”走深走實的一個縮影,自2024年青島嶗山開展文化“兩創”與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工作以來,累計舉辦文化“兩創”活動7900余場,惠及群眾31.6萬人次,實現文化惠民與社會治理增效的雙向奔赴。
青衿致遠,中華文脈綿延賡續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5月19日,在南宅小學端午故事分享會上,主講老師以歷史故事為脈絡,生動講述端午節的起源,當屈原抱石投江的決絕與伍子胥懸目東門的悲壯化作叩擊學生心靈的文化回響,學生們被端午節所承載的民族精神和家國情懷深深打動。5月22日,在嶗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辦的端午游園會中,學生們身著漢服,行端午揖禮,奏嶗山古琴,在“禮、樂、射、御、書、數”周代六藝體驗中邂逅古風雅韻,感悟禮樂文明。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思政育人的力量根基,據悉,青島嶗山持續將文化“兩創”與全環境立德樹人相融合,通過將螳螂拳、嶗山剪紙、藍印花布等本土特色非遺資源活態轉化,打造特色文化活動,充實學生校內校外生活,筑牢學生文化自信基石。
山海為媒,婚俗新風吹進萬家
“行三拜禮,飲合巹酒!”為持續深化移風易俗,引導廣大群眾過文明端午,5月21日上午,青島嶗山舉辦“智慧家·愛永恒”2025年青島市新時代文明實踐集體婚禮(海爾專場),24對新人身著中式禮服,演繹“簡約不減愛,禮簡情愈濃”的文明婚俗新范式,相關報道瀏覽量超200萬,推動“新事新辦”的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來源:文明青島)
責任編輯: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