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觀海新聞6月4日訊 今天下午,青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高見做客民生在線直播室,圍繞“加力推進‘兩重’‘兩新’,全面擴投資促消費”主題與網民進行在線交流。
主持人:近年來,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日漸提高,新能源汽車消費的普及與充電設施的規劃布局有著密切的聯系,請問,青島市在充電基礎設施推廣方面進展如何,下一步有何打算?
高見:近年來,青島市委市政府對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推廣建設非常重視,連續三年將充電基礎設施納入市辦實事。截至目前,青島市已建成充電樁10.2萬個,其中公共快充樁2.5萬個,個人充電樁7.7萬個,有力保障了全市新能源汽車充電補能需求,初步形成了車樁相隨、快慢搭配、布局合理、適度超前的充電設施服務體系,有力保障了全市新能源汽車使用需求。目前,青島市充電設施布局逐步完善,市南、市北、李滄、嶗山等中心城區公共充電站點服務半徑達0.81千米(我省目標為2025年底3千米),鄉村區域實現公共充電設施“鎮鎮有站”(年內新增鄉村區域公共充電站172個);先進技術逐步加快引領應用,全省首個具備車網互動反向送電(由電動汽車向電網反向供電)功能的充電站-國網薛家島充電站在青投運,全市超充充電站(具備單槍充電功率200千瓦以上)數量超200個、光儲充檢(光伏+儲能+充電+電動汽車檢測)充電站加快推廣。下一步,我市將繼續加快公共充電設施建設推廣,在補齊短板的同時在重點區域、重點出行公路、農村地區等加密建設,預計到2026年全市充電樁總量達15萬個以上。
從2024年開始,我市電動汽車保有量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當前充電行業發展中,高壓超充、智能管理兩個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持續推進及電動汽車大規模普及,加快車網互動系統建設是適應未來電動汽車快速增長補能需求的必由之路。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的指導意見》以及《國家發改委等部門關于加強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融合互動的實施意見》等通知要求,從2025年開始,我市將結合城市規劃、人口密度、交通流量、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等因素,聚焦“綠色低碳、車網互動、智慧充電、融合創新”的四大特征,將工作重點轉移到加快超充技術與快充網絡普及范圍、加快城鄉充電服務一體化布局、加快光、充、儲、放、換一體化多場景多路線試點應用上,進一步探索電動汽車與電網能量互動新模式,讓“新能源車充新能源電”,讓新能源車成為新型電力系統重要一環,真正使綠色能源走進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