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8日訊 巍巍賀蘭山,雄渾千萬年。大風吹亂石,日月照峰巒。少年終長大,英雄挽狂瀾。回頭看絕壁,若有故人還。12月8日、9日晚間,雜技史詩劇《巖石上的太陽》將在青島城陽大劇院連演兩場。該劇為2017國家藝術基金支持項目,寧夏銀川藝術劇院雜技團的藝術家們為觀眾呈現遠古部落史詩,由賀蘭山壁畫引出千年古文明傳奇,堪稱一部兼具藝術感、技巧性、畫面感和戲劇張力的杰作。

距今4000年前,賀蘭山腳下生活著太陽部落和月亮部落。太陽部落的少年在月亮部落首領的幫助下,經過磨礪和變故后,從一名天性自卑膽小、僅有一只小巖羊做伙伴的少年成長為一名真正的勇士,最終在一場戰斗中,犧牲自己換來家園的安寧,從此,世人奉他為“太陽神”,把他的功績留在了巖石上。《巖石上的太陽》重新了遠古時代賀蘭山下的古文明,該劇主創從賀蘭山巖畫得到靈感,在歷史文化遺產紀錄的狩獵、放牧、舞蹈、戰爭等場景重現在舞臺上,具有極強的視覺沖擊力,帶給觀眾強烈的心靈共鳴,為現代人展現了古人類的勇氣和智慧。


城陽大劇院方面表示,雜技劇與雜技有很大的不同,雜技劇對演員的要求更高,不光是肢體語言,還有眼神、形態等,可以說處處都是戲。《巖石上的太陽》在音樂、舞美、服裝、燈光等綜合藝術門類的處理上,既還原了新石器時代的神秘,又保持了藝術想象的豐滿充,把賀蘭山的地域元素和時代美學展現給觀眾;在雜技方面,主創團隊獎《轉花碟》《軟功造型》《蹬人》《吊環》《綢吊》《轉動地圈》等經典雜技技巧融入劇情中,實現了傳統與現代、藝術與科技的深度融合,呈現了一出高潮迭起的好戲。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米荊玉)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