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態度的思想者
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青島區域協調發展的框架已定。
日前,《青島市現代海洋特色產業集聚區建設行動方案》(簡稱“方案”)發布,方案旨在通過培育建設現代海洋特色產業集聚區,提升海洋產業集聚度和競爭力,構筑海洋經濟新增長極。
青島已有兩個省級現代海洋特色產業集聚區,分別是西海岸新區現代海洋生物產業集聚區、嶗山海洋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按照方案,到2030年,全市海洋特色產業集聚區達到15個,其中省級海洋特色產業集聚區8個左右,成為帶動全市乃至全省海洋經濟發展的支撐主體。
針對港口航運集聚區,重點在西海岸新區、市北區、市南區集中布局;船舶和海工裝備產業集聚區,則選擇在西海岸新區、即墨區布局;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集聚區,重點在西海岸新區、嶗山區布局……
“雙核引領、灣區聯動、集聚發展”,青島現代海洋產業的區域版圖已初顯輪廓。
01
“雙核”引領:西海岸新區+即墨藍谷
俯瞰青島這座海洋城市,西海岸新區和即墨藍谷是海洋經濟發展的主引擎,被賦予了“雙核”引領的重任。
西海岸新區是以海洋經濟發展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承載著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的戰略使命。獲批十年來,西海岸新區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4.9%。多年來占青島市海洋生產總值40%左右,對于青島海洋產業發展無疑起著核心引領地位。
亞洲首艘圓筒型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海葵一號”,全球首座10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世界最大噸位級“海上石油工廠”P70,全球首艘10萬噸級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 這些海洋領域“國之重器”都是“新區造”。

“新區造”全球首座10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
依托國家級船舶與海工裝備制造基地,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前灣、董家口兩大港區輻射能力,以及海洋生物醫藥企業集聚等特色優勢,西海岸新區在海洋裝備、現代漁業、港口航運、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等產業發展方面,具備了較強的產業引領力。
2024年,西海岸新區印發行動方案,進一步明確海洋產業發展方向:培植發展海洋新材料“1”個基礎產業;改造提升海洋裝備制造業、現代漁業、港口航運業3”個優勢產業;培育壯大海洋藥物及生物制品業、海水淡化及綜合利用業、海洋新能源產業“3”個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海洋電子信息業“1”個未來產業,提升現代海洋產業能級。
如果說西海岸新區最大的優勢是產業,青島海洋經濟另一“核”——即墨藍谷,則是在海洋科研創新方面實力雄厚。
近年來,即墨藍谷發揮嶗山實驗室 、國家深海基地等世界一流的海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帶動作用,加速源頭創新資源集聚和高效利用,做好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突出區域優勢,即墨藍谷將海洋高技術服務、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裝備3個新興產業,以及海洋文旅、涉海總部經濟2個特色產業,作為自已的發展重點。
在此基礎上,布局了海洋信息、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裝備、海洋新能源4個千畝產業園,通過招引建設國家海洋考古博物館、青島海上綜合試驗場等海洋項目,加快以高質量海洋項目建設推動海洋產業發展實現新突破。
目前,藍谷及其所在的即墨全區,涉海規上企業數量增至220家,海洋生產總值突破630億元,從海洋科創高地向海洋產業高地,這一區域正破題起勢。
02
“環灣競速”:五區市各展所長
青島海洋發展除西海岸新區和藍谷“雙核”引領之外,位于青島膠州灣畔的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膠州市、城陽市等五區市也都在發揮自己的產業優勢,競速海洋經濟大賽道。
在膠州灣東岸,市南區發揮中國科學院海洋所、黃海水產研究所等海洋科研優勢,加快提升航運服務、海洋旅游等優勢產業,壯大海洋裝備和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培育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未來產業;
市北區充分發揮國際郵輪母港引領作用,大力發展臨港產業和海洋經濟,推動航運、貿易、金融、郵輪經濟等特色產業發展;

市北區充分發揮國際郵輪母港引領作用,發展航運貿易產業。
李滄區依托百發海水淡化廠、青島智慧灣海洋綜合產業建設項目、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園等項目,不斷推動海水淡化、海洋文旅、海洋生物等產業實現新突破。
在膠州灣西岸,膠州市依托天能重工、東方鐵塔等風電裝備企業,阿法拉伐、青島船用鍋爐廠等船用鍋爐企業,中集、新華昌等集裝箱制造企業,加強船舶、集裝箱、港口用防腐涂料等海洋材料研發制造,做大風電裝備制造、船用鍋爐及集裝箱制造、海洋水產品精深加工等特色海洋產業。
在膠州灣北岸,城陽區大力發展涉海設備制造等產業,包括青島迪瑪爾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遠佐敦船舶涂料(青島)有限公司、青島海大生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近年來發展迅速。
2024年,城陽區實現海洋生產總值426.6億元,同比增長7.2%。涉海材料制造、涉海設備制造對海洋經濟正向拉動作用明顯,產業增加值分別為全市第二、第三。
03
作為省級現代海洋特色產業集聚區的嶗山區,在青島的海洋產業布局中,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依托區內300余家規上涉海企業,嶗山區構建“3+2”海洋特色產業發展體系,重點發展海洋裝備、海洋生物醫藥、海洋信息、海洋金融、海洋文旅等產業,轄區企業研發的船舶壓載水、可吸收手術止血產品“術益紗”、海上測風激光雷達等產品在全國具有影響力。

青島嶗山海洋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入選省級現代海洋特色產業集聚區。
在青島十區市中,只有平度市和萊西市不靠海,這也讓兩市擺脫對傳統海洋自然資源的依賴,通過對接海洋產業的前沿技術和市場需求進行突破。
經過多年發展,平度市在海洋裝備產業已頗具特色,淄柴博洋研發的船用中速柴油機,市場占有率排國內前三;征和工業研發的大功率船用發動機鏈條,打破國外壟斷;昌輝海洋研發的海陸鉆井自動化作業機器人,實現國產化替代。
此外,青島市平度市精細與專用化學品產業集群2024年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對于平度未來布局發展海洋化工業是一大利好。
立足地緣區位,萊西市近年來圍繞海工裝備制造、海洋生物醫藥、海洋水產品加工等海洋重點領域發力,努力與其他區市形成錯位競爭。
例如,轄區青島雷旺達船舶科技有限公司聚焦游艇制造,加快開拓東亞、東南亞、歐洲等國外業務;飛馬濱(青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首臺工業級水下智能清洗機器人,填補國內空白。
當前,青島十區市在海洋產業發展定位上日益清晰。隨著產業布局規劃的進一步明確,青島將一盤棋統籌引導,促進產業鏈協同發展和集聚創新,努力建設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加快打造現代海洋經濟發展高地。
記者|李勛祥 編輯、制作|趙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