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8日訊 觀海新聞記者從西海岸新區獲悉,為持續有效推進西海岸新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規范提質,近日,新區制定印發《青島西海岸新區生活垃圾分類百日攻堅整治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全面部署,并吹響爭當示范的“沖鋒號”。“從今年11月到明年2月這100天里,我們將以翻篇歸零的姿態、決戰決勝的信心、持之以恒的定力和動真碰硬的作風,把垃圾分類抓細抓實抓到底。”區城管局垃圾分類辦公室負責人楊益杰說。

▲垃圾分類指導員檢查垃圾桶內的分類情況并進行二次分類。
據了解,《方案》要求各部門要定期組織市民到靜脈產業園生活垃圾分類宣教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參觀學習;各鎮街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生活垃圾分類宣教中心,每月開展不低于5次的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培訓、講座等活動;中小學校(幼兒園)每月至少組織開展一次垃圾分類社會實踐活動,每月開展一次“西海岸新區垃圾分類”公眾號網上答題活動,形成“學生帶動家庭”、家校社互動實踐的良好氛圍。同時,按照“管行業就要管垃圾分類”的工作原則,要求各行業主管部門牽頭行業單位落實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并建立每周黨政主要領導協調調度機制,每周組織對行業單位生活垃圾分類設施配置、宣傳氛圍營造檢查指導,每月組織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培訓。
“垃圾分類不是‘單人項目’,而是‘團隊作戰’。所以,在創建過程中,需要多部門相互配合,齊頭并進。”楊益杰說,只有全民都動起來,習慣養起來,才能確保垃圾分類真正落地、更得民心。
下一步,西海岸將加快推進“撤桶并點+定時定點投放”這一舉措,促進垃圾源頭減量,實現垃圾資源化。具體而言,即完善分類桶點布局,逐步撤并小區、村居內二分類桶點(廚余垃圾/其他垃圾),持續開展標準化桶點升級改造,全面推行早晚高峰期定時定點分類投放,未改造村居鼓勵上門收集。
“《方案》要求到2021年2月,長江路街道、薛家島街道、隱珠街道至少完成轄區內20%的居民小區撤桶并點工作,其他城區街道至少完成轄區30%的居民小區撤桶并點工作,不足10個居民小區的街道需全部完成。”楊益杰說,目前西海岸共有5000多名垃圾分類指導員上崗“守桶”,主要負責分類桶點的清洗及分類投放的宣傳、引導工作,分類指導員需嚴格執行6:00-8:00、18:00-20:00上崗制度。此外,他們還要對居民投放的廚余垃圾進行檢查并對沒有分類好的垃圾進行二次分揀,正確投放,再將盛裝廚余垃圾的包裝袋投放到其他垃圾桶內,并引導居民用小桶裝廚余垃圾,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作為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西海岸將如何因地制宜打贏這場垃圾分類“全民戰役”?獎懲制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此外,城區還要探索推廣“公交式”垃圾收運模式,即在分類收運前30分鐘內出桶,收運后30分鐘內回桶,廚余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根據清運要求分區域、分時段出桶擺放,時刻保持城市整潔。
未來,西海岸將繼續開展更多樣、更豐富的垃圾分類培訓以及志愿服務活動,提高全民生活垃圾分類知曉率、參與率、準確率,引領全民形成更加自覺的生活垃圾分類新時尚。(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德銀 通訊員 姜愛玲)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