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青島中德生態園對德招商政策》(以下簡稱《招商政策》)印發,將于2025年8月1日起施行,以進一步加大對德招商引資力度,提升園區吸引力。
單獨針對一國外資企業出臺招商政策,在以往的招商引資中并不常見。出臺對德招商政策,是青島自貿片區、青島中德生態園針對自身特點優勢實行的差異化招商引資新策略,也是青島招商引資變得更加精準化的體現。
政策“大禮包”誠意足
這份對德招商政策共有10條,在企業設立開辦、房屋租金、新建改建廠房、研發投入等多個方面,詳細列明了各項扶持、獎勵資金標準,真金白銀支持德國企業落戶發展。
《招商政策》在鼓勵德資企業加大研發和新設備投入上有力度。其中,對德資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的,按照企業當年加計抵扣確認研發費用的10%給予獎勵;對當年度采購新設備投入超1000萬元的,按照設備投資額的7%給予獎勵,每家企業累計獎勵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金融保障方面,《招商政策》明確對符合條件的德資企業,3年內按照其貸款利息總額的50%給予資金支持,每年不超過200萬元。
《招商政策》鼓勵德資企業設立地區總部,對提升能級和新增功能等給予獎勵,推動總部經濟進一步發展。對認定為地區總部并具備兩項及以上功能的,給予300萬元人民幣一次性高能級獎勵。對認定為事業部全球總部的,給予1000萬元人民幣一次性能級提升獎勵。對新增研發創新、財資管理功能的,經評定后給予300萬元人民幣一次性功能獎勵。同時,對年實際到賬外資的德國企業分檔,按投向實際生產經營的外資使用金額給予不同比例獎勵,最高可達3%。
這是一份誠意十足的政策“大禮包”,而且有效期長達3年,并將奧地利、列支敦士登、瑞士、盧森堡、比利時等德語區國家企業囊括在內。在德國企業紛紛加碼中國市場、投資熱度持續攀升的當下,出臺這項政策將進一步增強青島招商引資的吸引力。
德國企業集聚成勢
2013年建園以來,中德生態園已先后同德國10個州市簽署備忘錄并開展合作,目前已有德語區企業65家。從園區第一家德資企業——辛北爾康普開始,德國隱形冠軍企業歐科林格、蘇菲瀚瑪等企業接連落戶園區,扎根青島快速發展,作為中德兩國首個生態合作示范項目,中德生態園已成為德國企業集聚的模范園區。
3月,德國歐科林格高性能材料亞洲總部項目定制廠房完成交接。作為全球汽車輕量化、電動化、密封和屏蔽技術、模具沖壓技術和工程服務等領域領先的系統供應商,德國歐科林格集團亞洲總部項目建成后,將布局新能源汽車電驅高速密封項目、儲能技術氟塑料熱交換器項目、半導體氟塑料熱交換器項目、醫療器械配件項目等。
同樣在3月,迪拉姆特種設備科技(青島)有限公司正式完成注冊,成功落戶青島中德生態園。在園區招商團隊迅速對接服務下,該項目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后,短短50天便確認投資意向并完成注冊。同時,在青島自貿片區審批部門高效配合下,外方代表24小時內就拿到了公司營業執照及印章。
當下,青島正加速建設“10+1”創新型產業體系,持續壯大先進制造業,爭創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區。無論是機械制造、汽車等傳統領域,還是綠色轉型、數字化、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青島與德國的合作都有巨大潛力。有需求潛力、有基礎條件、有政策契機,這些都讓對德招商政策的出臺變得水到渠成。
下一步,青島自貿片區、青島中德生態園將繼續精準出臺招商政策,全力做好服務保障,進一步增強對德國企業的吸引力,持續打造國際合作園區典范,助力青島建設“10+1”創新型產業體系、實現更高水平對外開放。(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凱)
責任編輯:宋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