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京東宣布以“最高三年0傭金”政策正式進軍酒旅行業。
京東盯上在線酒旅,并不令人意外。
從財報看,2023年OTA(在線旅游)行業頭部企業攜程業績亮眼:凈營收533億元,凈利潤172億元,住宿預訂營收同比增長25%。
再看京東,全年總收入達11588億元,經營利潤387億元,利潤率僅為3.3%。與此同時,酒旅行業的蓬勃之勢、消費潛力,肉眼可見,2024年國內出游人次達56.15億,同比增長14.8%,日均跨區域流動約1538萬人次。
業績承壓之下,京東覬覦酒旅這塊“蛋糕”實屬自然。
當前,酒旅線上渠道已進入存量競爭階段,市場高度集中。
攜程、美團、同程、飛豬等老牌平臺占據主導,抖音、小紅書等新勢力虎視眈眈,加之攜即時零售之勢入局的京東,混戰格局更為激烈。
不過,受制于渠道依賴與用戶資產沉淀,酒店核心分銷渠道仍高度集中于傳統OTA(在線旅游平臺)。
2022年,抖音曾嘗試“低傭金”策略搏殺該賽道。當年5月,抖音將酒旅商家傭金定為4.5%(當時行業平均10%-12%),試圖以“流量+低價”的模式,在市場中撕開一道口子。
可是,事與愿違。部分酒店從業者表示,抖音等平臺雖有流量爆發力,但轉化率低、商務拓展能力難以匹敵沉淀數十年的OTA平臺,其價值仍偏重曝光而非交易。
2024年,因盈利壓力,抖音將傭金提升至8%。
如今,京東殺入酒旅行業,祭出的第一招依然是低價,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復制進軍外賣行業的策略。
除傭金外,其另一張底牌是供應鏈能力。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強東表示,進軍酒旅餐飲旨在通過供應鏈將行業成本降至原水平的2/3,為酒店餐飲開辟新通路。
中國酒旅業供應鏈成本高企,主要源于單體酒店數量多,采購分散、議價能力弱、區域差異大,難以形成全國性規模采購。中間環節冗長(涉及生產商、批發商、經銷商、供應商等)也推高流通成本,疊加部分酒店運營低效,進一步擠壓了利潤空間。在電商、自有品牌和物流領域深耕多年的京東,其強大的物流體系與規?;赡芰Υ_有優勢。
然而也要清醒地看到,相較于外賣,酒旅業務模式更垂直:低頻、高客單價,用戶決策因素復雜,價格只是權重較高的決策因素之一。酒旅產業鏈條更復雜,京東若想復制外賣的成功,所需投入的成本和精力恐遠超預期。
供應鏈建設方面,往往戰線長、投入大,對企業現金流要求高。京東雖有實力支撐短期補貼,但長期“0傭金”政策本身也在擠壓利潤空間。供應鏈成熟越晚,投入周期越長,壓力越大。再加上京東本身還在加碼即時零售,現金流進一步承壓的情況下,對其成本控制和資源整合能力是極大的考驗。
再者,酒旅產業供應鏈本質是服務商品供應鏈,核心在于資源整合與信息流高效協同,和京東擅長的、側重實體物流效率與庫存精細化管理的商品零售供應鏈有所差別。如何將“實體物流”優勢轉化為“服務履約”效率,是京東下一步需要攻克的核心難題。
從市場的視角看,酒旅需要京東這樣的“鯰魚”來實現產業的升級與迭代,通過競爭解決行業用戶端與供給端的平衡機制失靈等痛點。
比如,消費端屢遭曝光和監管部門的 “大數據殺熟”和“價格歧視”。比如供給端平臺與商家的“積怨”。中國旅游飯店業協會2023年調研顯示,超60%的高星酒店認為OTA傭金已嚴重擠壓利潤。此外,流量與規模的雙重“馬太效應”,導致中小酒店嚴重依賴平臺,陷入“不投流無曝光,投流則無利潤”的惡性循環。
京東此番入局酒旅,既面臨重重挑戰,也蘊藏著行業機遇。究竟是善謀而勝還是鎩羽而歸,需要時間證明。(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高一銘)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