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際品牌咨詢機構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發布了2025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分析報告,青島迎來高光時刻——入選品牌達22個,海爾、青島啤酒、海信、雙星輪胎、卡奧斯COSMOPlat五大品牌更是強勢躋身全國百強,占據山東入榜前100強品牌的半壁江山。
能夠在這份基于財務數據、品牌強度和消費者行為分析的年度報告中保有一席之地,這是對企業綜合實力的充分認可。能夠做到“霸榜”企業最多,也無疑是對青島這座城市品牌實力的一次有力檢驗。
科創支撐“金花”煥新
在青島,“金花”一詞承載著人們對品牌的厚望與喜愛。青島曾孕育出揚名國際市場的“五朵金花”,如今,從百年制造業搖籃中走來的海爾、海信、青啤、雙星,與新一代“青島金花”卡奧斯COSMOPlat,共同構成了青島品牌的“新老輝映”格局。
海爾以5735.17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居榜單第3位,這是海爾第22年登上該榜單;青島啤酒品牌價值達2803.55億元,排名22位,蟬聯中國啤酒品牌榜首;海信品牌價值1166.97億元,居榜單第83位;卡奧斯COSMOPlat品牌價值1163.35億元,排名90位;雙星輪胎則以1162.08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居榜單93位。
而無論老牌還是新秀,縱觀企業發展歷程,科技創新無一例外成為關鍵詞。
海爾持續投入創新研發,構建全球領先的10+N創新研發體系,在全球擁有10大研發中心,71個研究院、163個制造中心,入選“中國品牌數字技術提升品牌價值發展案例”。
青島啤酒通過在價值鏈上部署智能化數字技術,不斷實現滿足消費者日益需要個性化、差異化和多樣化啤酒產品需求的目標。
海信則拿下全球首座多聯機“燈塔工廠”,創新打造40多個行業先進場景,其中20余項技術為行業首創,極大提高了產品開發速度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作為全球首個將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模式落地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卡奧斯COSMOPlat以“AI+工業互聯網”為抓手,不斷探索工業數字化、綠色化的新場景與新實踐,提升用戶體驗。
此外,雙星堅持全產業鏈的科技創新、人才和機制創新,成為全球第一個全產業鏈自循環的輪胎企業。2016年以來,雙星建成了全球輪胎行業第一個全流程“工業4.0”智能化工廠和全球領先的AI數字孿生設計平臺,被稱為“中國輪胎智能制造的引領者”。
青島品牌建設又有新突破
品牌想要立得住、叫得響,一方面離不開企業自身的創新進取,另一方面,也離不開城市的托舉、培育。回顧青島“品牌之都”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發現,青島響亮的“品牌之都”名號,是從諸多“首創”“首發”里走出來的——
1989年,青島在全國率先并獨特地提出創“青島金花”口號,由此開啟實施品牌戰略之路。
2019年起,新一代“青島金花”培育工作啟動,旨在每年甄選出規模宏大、創新能力突出且市場占有率高的企業進行深入培育,促進企業做大做強,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2022年,青島將每年的7月17日設為“青島品牌日”, 成為全國首個經地方人大設立品牌日的城市。
今年,青島又在品牌建設立法方面又有新突破。5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青島市品牌建設促進條例》,是全國首部品牌建設領域的地方立法,標志著青島“品牌之都”建設邁入法治化、系統化新階段。
從口號到行動,從政策到立法,青島始終以“第一個吃螃蟹”的勇氣,將品牌建設基因深植城市血脈。這并非是一場獨角戲,茁壯成長的品牌也以其影響力,持續反哺城市高質量發展,二者相輔相成、雙向奔赴。如今,青島被譽為“品牌之都”,品牌既是青島的一張亮麗名片,也成為青島最具優勢的“軟資源”之一,從“制造青島”到“品牌青島”,這座城市的發展始終與企業們同頻共振。
很快,青島將迎來第四個“青島品牌日”,這個承載著城市品牌夢想的節日,既是對過往成就的總結,更是新征程的起點——在法治化護航下,青島以品牌日為契機,加快推動“10+1”創新型產業體系與品牌建設深度融合,為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培育更多品牌力量。(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趙一婧)
責任編輯:周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