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態度的思想者
2025年上半年,青島樓市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作用下,經歷著深刻的變革與調整。開發商與樓盤、區域與戶型、板塊與面積段等均出現分化局面,產品力強與性價比高的項目,在樓市洗牌中脫穎而出。
今年上半年青島新房共成交36747套,較去年同期上漲4.82%,其中6月新房成交11531套,環比上漲73.32%,形成“翹尾”行情。
行業普遍認為,目前青島樓市處于一個關鍵的轉型時期,接下來“分化”特征會更加明顯,各開發商應準確把握市場脈搏,順應市場趨勢,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01
6月新房成交翹尾:上半年總成交量放大
根據青島卓易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青島新房共成交36747套,較去年同期上漲4.82%,新房成交面積約459.55萬平方米,成交總價約653.52億元,成交均價為14221元/平方米。
其中,新建商品住宅成交28094套,新建商品住宅成交362.15萬平方米,成交總價525.58億元,成交均價14513元/平方米。

在月度成交數據中,6月新房市場迎來“翹尾”行情。6月島城新房成交11531套,環比上漲73.32%,新房成交面積約141.72萬平方米,環比上漲61.66%,新房成交總價約207億元,成交均價為14606元/平方米。
其中,新建商品住宅成交8516套,環比上漲46.52%,成交面積約111.47萬平方米,成交總價約168.63億元。
青島卓易數據分析師王玟琳分析認為,五、六月出現局部性翹尾行情,與上半年樓市政策,疊加房企的市場產品定位、區域結構性供應變化有關。直接表現,就是近期在城陽與市新開的兩個項目,出現了久違的首開熱潮。
從成交區域分布來看,上半年,西海岸新區新建商品住宅成交6048套,為區域成交量之冠;城陽、即墨緊隨其后,位列二、三名。往下依次是膠州、萊西、市北、平度、嶗山、李滄、市南。
從購房者對住房面積的需求看,100平方米以下的占比17%,100-120平方米面積段成交最多占比37%,與120-150平方米兩個面積段加起來約70%。
順行房屋(青島)咨詢總經理劉興說:“目前青島房地產市場以改善為主流,而且幾乎所有開發商也都向這方面側重,這應該是近年來青島房地產市場發生的最大的變化。”
另外,由于購房者對價格越來越敏感,產品以降低價格門檻為主,主城區小戶型產品增多,毛坯也成為一個趨勢。
02
同樣是在六月,青島多個地理位置和區位條件良好的優質地塊,相繼成功出讓。
6月17日,市北區新都心片區果品市場地塊拍賣,最終被保利發展(山東)有限公司、青島青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聯合體以總價7.2億元摘得,樓面地價11000元/平方米。
次日,市北新都心福州北路地塊成功出讓,由青島市北城發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樓面地價9600元/平方米,總價5.91億競得。

銳理數據山東區域總經理劉元婧分析認為,缺乏新地供應,導致市北區去化周期(指現有待售商品住宅存量,按照當前銷售速度全部售罄所需的時間)成為全市最短的關鍵因素。
隨著這兩宗優質地塊成交,不僅打破了新都心區域長期無新增用地的沉寂局面,更為整個市北區帶來新項目的選擇。
此外,作為近年來青島改善區域的熱點板塊,東李片區吸引了不少購房者的目光和關注。
隨著區域內森林公園、招商璀璨璟園等項目的穩步去化,存量房源逐漸減少,去化周期也明顯縮短,市場對于新鮮血液的注入愈發渴望。
劉元婧介紹,目前,該板塊的存量房源,主要集中在青鐵芳華地和世園金茂府、青山湖岸二期等項目。由遠洋代建的萬竹云峰項目、海創地塊、去年億聯拿下的地塊,目前均未啟動。
6月青特斬獲東李新地塊,無疑為板塊帶來新的項目選擇。該地塊占地面積18448.7平方米,容積率1.7,建筑密度30%,綠地率30%。如此低密的規劃指標,為打造高品質住宅產品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6月的最后一天,西海岸唐島灣地塊(原恒大二期地塊)成功出讓。該地塊最終被城發集團(青島)啟盛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收入囊中,成交樓面地價13028元/平方米,創西海岸地價新高,成交總價4.46億元,成為新地王。
此次出讓的唐島灣地塊區位優勢顯著,坐擁黃島區主城核心地段,周邊商業、教育、醫療等配套成熟,毗鄰唐島灣海景資源豐富。地塊容積率僅1.1,結合建筑密度40%、綠地率30%的規劃指標,未來有望打造純洋房、疊墅等低密高品質住宅產品。

03
樓市下半場:“好房子”的競爭
業內普遍分析認為,樓市下半場,青島樓市政策有望繼續保持寬松態勢,以促進市場的持續穩定發展。在供給端,保障房的建設和供應將進一步加大,城市更新項目也將穩步推進,這將有助于優化住房供應結構,滿足不同層次購房者的需求。
同時,隨著“預申請+優質地塊+好房承諾”土地出讓機制的深入實施,土地市場將更加規范和理性,優質地塊的供應將吸引更多實力房企參與,推動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
青島新榮房地產咨詢負責人高程表示,隨著市場逐漸成熟和購房者觀念轉變,未來青島樓市將進入品質競爭時代,產品力將成為房企在市場中脫穎而出的核心競爭力。
“房企將更加注重產品的品質提升,從建筑質量、戶型設計、景觀打造到物業服務,都將進行全方位的升級。”高程說。

青島某新建商品住宅小區車庫一角。
例如,在戶型設計上,更加注重空間的合理性和實用性,滿足購房者對于多功能空間的需求;
在景觀打造上,引入更多生態、環保的理念,打造舒適宜人的居住環境;
在物業服務上,提供更加精細化、個性化的服務,提升業主的居住體驗。
對于樓市下半場發展趨勢,卓易數據的王玟琳分析認為,一方面市場優質供給仍偏弱,疊加二手房對新房的沖擊,下半年市場仍處于筑底中。但隨著供應縮量以及政策拉動預期,個別“好房子”樓盤會受到市場青睞。
另一方面,全國性的宏觀政策或進一步寬松,在繼續降低利率、降低交易稅費后,房地產政策或將聚焦在“穩市場”“去庫存”等方面。
順行房屋的劉興認為,樓市進入新周期后,供需結構的優化和品質競爭時代已經來臨,全新的理念將引領樓市朝著更高品質的方向發展——“好房子”會脫穎而出,最終贏得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