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炕頭》
麻編手機包
麻編杯墊
前言:黃河流域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孕育了豐富多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優秀傳統項目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為深入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及《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落實“山東手造”品牌戰略,發揮青島區位優勢,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特開展“山東手造?青島有禮”沿黃九?。▍^)傳統文化主題調研活動。
本期走進第一站:寧夏銀川
寧夏麻編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手工藝,起源于中國西北部的寧夏回族自治區。麻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在隆德縣沙塘鎮新石器遺址中就發掘出了陶制紡輪、骨錐等編織麻線的工具。西夏時期也有當地種植麻和制作衣物的記載。
寧夏位于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多種文化在這里交匯融合,使得麻編技藝在傳承中不斷發展,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原材料主要使用寧夏當地生長的優質麻纖維,如漢麻等,這些麻纖維經過采摘、剝麻、晾曬、漂洗、績麻、紡線等多道工序處理后,方可用于編織。麻編的編織技法多樣,包括平紋立體編織、鉤針編織、隨意編織等,還有編、結、搓擰、纏、鉤、縫等幾十道工序。這些技法使得麻編作品形式多樣,富有層次感。
麻編作品既有實用性,又有觀賞性。實用品包括麻鞋、帽子、包、地墊、麻布袋、腰帶等,觀賞品則有塔聯、玩偶、壁掛等。近年來,還結合寧夏地域文化特色,設計研發出了手包、收納筐、鑰匙扣、手作玩偶等生活用品和文創產品。并且具有濃郁的地方審美印記,其造型和圖案設計往往融合了當地的自然風光、民族文化和生活習俗,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
總之,寧夏麻編以其獨特的技藝、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實用的價值,成為了寧夏地區一張亮麗的文化名片,不僅傳承了古老的民間工藝,也為當地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