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態度的思想者
總規模30億元的AIC創業投資基金完成工商注冊、各類科技創新債券融資規模超43億元、科技型企業新增貸款140.9億元……
2025年以來,青島財政金融協同發力,構建起一套多層次、全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從AIC的“耐心資本”到科創債的低成本資金,再到投貸聯動、銀保協同的創新模式。
這種體系化的金融支持,不僅解決了青島科技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痛點,更讓金融資源與創新要素實現了高效對接,從而實現資本與創新的雙向奔赴。
01
6月30日,青島市規模最大的AIC基金——青島工融鼎匯華資創業投資基金完成工商注冊,成為青島第二只注冊的AIC基金,也是青島市首只AIC創業投資基金。
該基金由工銀投資、青島華通創投、市南區海諾投資共同發起設立,華通創投旗下私募股權投資機構青島市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擔任基金管理人,總規模30億元,首期規模10億元。
基金重點投向大數據(數據存儲、數據分析、數據處理、數據安全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智能裝備等產業。
在此之前,青島市首只AIC基金——青島融匯芯科企航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在4月29日完成首個項目投資交割,該基金也由此成為全省第一只完成項目投資的AIC基金。
2024年9月,青島等18個城市獲批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其后,圍繞青島市“10+1”創新型產業體系設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工、農、中、建、交5家AIC相繼宣布在青島設立股權投資試點基金的合作意向。
2025年以來,青島AIC股權投資試點持續擴容,市委金融辦統籌省、市、區三級平臺公司與五大AIC對接,積極促成8只AIC股權投資基金簽約青島,總規模152.2億元。
AIC基金在青島的加速布局,對本地科技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
科技企業具有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長周期的特征,與銀行傳統信貸風險偏好不匹配。AIC股權投資試點開辟了銀行資金支持股權投資的新路徑,銀行通過長期資本介入科創企業,可以精準識別優質科創項目,提供綜合化服務。
隨著這些“耐心資本”的落地,必將加速青島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進程,從而形成“資本+產業+創新”的良性循環。
02
5月7日,人民銀行、證監會聯合發布關于支持發行科技創新債券有關事宜的公告,其中一大亮點是在發行主體上新增支持金融機構、科技型企業、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和創業投資機構。
政策風起,青島科技型企業、金融機構聞“風”而動,搶灘科創債。
5月30日,山東融發騰達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在上交所發行青島首單高成長產業債券5億元,這也是國家新政后青島首單科技創新公司債;
6月3日,青島融合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在上交所發行科技創新債券8億元。
6月17日,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25海爾智家MTN002(科創債)”,規模20億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1.66%,創下了海爾同期限債務融資工具發行利率新低。
6月23日,青島農商銀行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簿記發行10億元科技創新債券,這是全國農商銀行系統首單科技創新金融債券,也是山東省地方法人銀行的第一筆科技創新債券。

農商行此次募集的資金將聚焦青島市重點發展的“10+1”創新型產業體系,專項用于支持科創企業的發展,進一步加大對科技創新企業的金融資源配置力度,推動金融與科技產業良性循環,增強區域創新能力。
此外,青島還有部分項目已獲滬深交易所無異議函,相關債券募集資金將主要投向科技創新領域,用于科技創新領域相關的研發投入、購買知識產權以及項目建設、并購、運營等支出。
03
不僅僅是新政策、新試點加速落地,青島還通過財政金融協同發力,投貸聯動、銀擔、銀保攜手等,形成協同發展、資源共享、風險共擔的服務體系,不斷優化科技金融生態,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創新力度、廣度、精度。
針對“銀行機構不敢貸、投資機構看不清”這一長期困擾科技型企業融資難題,此前,青島在全國率先推出科技金融投(保)貸融資模式,引入投資機構、擔保機構、保險機構參與科技型企業信貸融資聯動,推動實現科技金融風險收益有效平衡。
今年以來,人民銀行青島市分行同市科技、財政、市委金融辦等部門深入金融機構,不斷完善政策機制,將科技金融投(保)貸模式升級到投保貸、投貸、跟貸、保貸4種模式聯動、財政貼息貼保疊加的“4.0版本”,持續為科技型企業發展提供投貸新動能。
近日,青島美爾高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憑借兩項專利獲得350萬元流動資金,該筆業務由青島融資擔保集團聯合相關機構,通過“評估+質押+擔保”全鏈條模式,幫助企業獲得貸款。
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青島融資擔保集團已構建起全方位服務科創企業的擔保體系,服務科技創新企業的擔保余額已突破18億元,惠及企業數量持續攀升。
近日,人民銀行青島市分行聯合青島融資擔保集團,創設青科融擔特色融資模式,分別單列50億元的再貸款專項額度和融資擔保額度,助力抵質押物匱乏的輕資產科技型企業獲得低成本信貸資金支持。

除了擔保,銀行與保險聯手同樣也是企業科技創新的重要保障。
科技研發中,中試階段作為實驗室成果邁向規模化生產的必經環節,往往面臨投入大、周期長、風險高、傳統融資渠道不足等難題。
青島一家專注于功率半導體器件開發的科技型企業,研發項目進入到中試階段,亟需持續的資金支持保障研發與驗證順利推進。
浦發銀行青島分行考慮到中試項目的技術風險和市場不確定性,引入人保財險青島分公司的“中試綜合保險”,完成了青島市首單“中試貸款+中試綜合保險”保貸聯動業務,企業獲得1000萬元的“中試貸款”。
更多科技型企業的融資需求被看見,銀擔、銀保攜手發力,精準滴灌正成為2025年青島科技金融的鮮明特質。
截至5月末,青島科技型白名單企業貸款余額1462.4億元,較年初新增140.9億元,同比增長21.2%。
用足用好各類金融政策工具,拓寬科技企業融資渠道,青島正不斷引入金融活水持續澆灌,助力青島的“10+1”創新型產業體系迸發出蓬勃生機。
記者|傅軍 編輯|趙笛
攝影|趙健鵬 制作|宋尉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