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10日訊 日前,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鰲山科技創新計劃“近海生態災害發生機理與防控策略”項目通過驗收。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宜瑜,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管華詩出席驗收會。
會議邀請了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學委會、暨南大學、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廈門大學等單位13位專家組成項目驗收專家組,陳宜瑜任組長。會上,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相關代表介紹了鰲山科技創新計劃的定位、立項背景和驗收要求,項目相關負責人匯報了整體實施情況、計劃任務和考核完成情況及取得的主要成果、亮點。
專家組聽取了項目匯報,審閱了相關材料,并就有關問題進行質詢,項目組進行了答辯。經討論,驗收專家組成員一致認為,該項目在黃海綠潮成因與應對策略、水母和赤潮災害監測與綜合防控、典型近海生態系統演變與生態健康評估、典型生態災害的海洋生態系統動力學模式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創新成果,進一步提升了我國在健康海洋研發方面的學術影響力,為國家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和防災減災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撐。
會上,管華詩表示,項目的組織管理體現了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多學科交叉、跨部門協作的特點,不同科研團隊圍繞項目總體目標融合推進、協同攻關,高質量完成了預期目標;陳宜瑜認為,項目瞄準近海生態災害發生機理和防控策略這一中心目標,在認知海洋和服務國家重大需求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體現了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的使命和擔當,項目組織管理規范、高效,對今后科研項目的開展具有示范作用。(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耿婷婷)
責任編輯:孫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