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10日訊 今日上午,中國?青島時尚體育產業大會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開幕。本次大會以“體育融合時尚、產業轉型升級”為主題,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企業界代表云集青島,分享體育產業發展機遇,探索時尚和產業融合路徑,共同譜寫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在下午體育產業對話環節,紫文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青島聯合智能制造研究院院長楊德才作為主持人與現場五位嘉賓就“探索時尚與體育產業融合發展路徑”“雙循環新格局下體育產業何去何從”兩大主題展開交流。
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電子競技研究室主任楊越表示,在推動體育與時尚深度融合的過程中,需要緊抓兩個方面,一是緊抓年輕人。在他看來,當下年輕人對體育行業的注意力正在轉移,比如世界杯、NBA等體育賽事,關注者多以為中年人為主,年輕人不再關注頂級體育賽事,這意味著年輕人的注意力正在發生變化,體育發展也需要根據年輕人的變化及時做出調整。
在青島市委黨校教授倪慶東看來,體育與時尚融合,意味著體育發展進入到高質量的發展階段?!皶r尚體育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時尚體育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引導,比如整個時尚體育文化的塑造、引導民眾時尚體育消費、城市體育景觀的時尚化等等,如此之下,才能調動大眾對時尚體育的參與度?!?/p>
市政協委員、國版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安波將打造體育IP視為體育與時尚融合的著力點。在他看來,體育并非簡單的體育運動或體育產業,怎么讓時尚與體育融合的更好,首先就是打造好的IP,好的IP意味著超高的流量和廣泛的傳播,可以成為大家爭先消費、模仿的對象。
泰山集團新事業中心總經理高愛東以小眾運動跑酷舉例,生動詮釋了如何做好時尚與體育的深度融合。他說,時尚體育作為體育產業的新生力量,當下還存在很多問題。他用兩組數據展現了當下中國跑酷運動的現狀,目前國內參加跑酷的愛好者只有300萬人,其中專業人員不到千分之一;跑酷賽事、活動,每年具有一定規模的不過十幾場,2020全年只舉辦2過場。300萬愛好者對體育產業的拉動、平均消費在3000元左右,跑酷培訓和運營體系在中國的數量為0,大部分跑酷專業人員退役后只能轉行。在他看來,想要解決這些問題,關鍵在于小眾項目怎樣普及,怎樣推廣,怎樣成為更好、更廣泛的體育項目。
針對雙循壞新格局下,體育產業何去何從這一主題,不少專家表示,這意味著體育產業如何應對環境變化,如何尋求廣闊出路。
青島市委黨校教授倪慶東說,在雙循環的大格局下,體育產業怎樣循環,實際上是體育產業的供給增效問題。所以,對體育產業而言一是怎么把產品、質量提升上去,二是怎么把體育產業生產的產品在國內市場消費掉。
市政協委員、國版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安波就此議題提出五點建議,一是發揮平臺作用,用平臺做乘法,解決信息不對稱,為優質項目集聚資源;第二是加速跨界融合,打造體育+產業;三是實現資本化,利用資本的邏輯和市場的力量;四是實現體育產業產業化,解決信息透明化;五是優質項目的孵化、展示,打造精品項目。
泰山集團新事業中心總經理高愛東說,“體育產業在雙循環下何去何從,最重要的是站在國內大循環的戰略高度上,最大化把體育消費激發出來;第二是打造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利用體育與科技融合,實現體育產業進入千家萬戶、刺激體育消費的目的。”(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羽 許諾 張芝萌/文 王雷/圖)
責任編輯: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