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態度的思想者
承載青島百年紡織工業記憶的“活化石”——國棉六廠,即將煥發新生。
前不久,青島地鐵集團與華潤置地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打造青島TOD一號工程,共同探索“站城共生”發展新模式。
國棉六廠是青島近現代城市與產業發展變遷的重要見證地,這里銘刻著“上青天”時代的輝煌印記。
國棉六廠片區煥新項目,將充分挖掘并依托國棉六廠深厚歷史底蘊,遵循“招商策劃+規劃設計+文保利用”三位一體模式,以“修舊如舊、功能再造”為核心理念,在環膠州灣區域打造一個新舊共融的城市活力新空間。
01
位于膠濟鐵路沿線的國棉六廠,具有濃濃的時代印記和歷史底蘊。
坐落于李滄區四流中路46號,始建于1921年的國棉六廠廠區,由日商鐘淵紡織株式會社開辦,開啟了青島紡織工業的序幕。
廠區布局科學,體現出近代紡織工業建筑的高水平。解放后,一度曾是青島九大紗廠中規模最大的紗廠,成為全國紡織業“上青天”傳奇的重要支點。
新中國紡織工業的巾幗模范郝建秀,就是從國棉六廠細紗車間的一名細紗擋車工干起,并在多年工作中逐漸摸索出一套系統、規范、科學的細紗工作法——“郝建秀工作法”,在全國紡織行業中得到大力推廣。
歷經百年風雨,國棉六廠保存了大量工業建筑,是青島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紡織工業遺產之一,于2006年被確定為青島歷史建筑,2011年被列為李滄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國棉六廠原址航拍圖
漫步原址,始建于上世紀20年代的老廠區完整保留包豪斯風格鋸齒形廠房、紅磚穹頂車間及歷史建筑群,其粗獷的工業美學與未經修飾的年代質感,為多部影視作品構建了沉浸式拍攝空間。今年熱播的現代諜戰劇《絕密較量》就曾在此取景。
02
近年來,隨著城市空間布局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青島老國棉廠陸續關停、搬遷或改制,國棉六廠的老廠房也開始閑置。
從地理位置看,國棉六廠地處城市中心區域、擁有“寸土寸金”的土地資源。但受制于文物保護、開發成本等多重因素,老廠區的開發進程非常緩慢,一直未取得實質性進展。

國棉六廠廠區鳥瞰圖
在城市更新建設的浪潮中,青島地鐵全面推進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TOD發展模式。
所謂TOD理念,最早于1993年,由美國規劃學者彼得·卡爾索普首次提出,核心是打造以公共交通樞紐為中心,集聚工作、商業、居住等多種功能的城市發展模式。
這一策略很快在世界各地的城市運營中付諸實踐。如今,在倫敦、東京、新加坡等地鐵城市,不少商業綜合體通過“地鐵上蓋”,巧妙嵌入城市“大棋盤”。
2022年,青島北站片區被定位為青島TOD一號工程。該片區地處市區幾何中心,占地面積約3平方公里,由“2+3+2”交通網絡體系(機場、高鐵;地鐵1、3、8號線三線換乘;跨海大橋、環灣大道)等組成的多層次立體交通體系和空鐵半小時直達優勢明顯,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國棉六廠就在青島TOD一號工程的覆蓋范圍之內,被明確為核心項目。
按照劃定的開發范圍,國棉六廠項目位于李滄區四流中路以西,安順路以東,現存建筑面積約6萬平方米,規劃建筑面積約9.16萬平方米。
沉寂多年,老廠區終于迎來了涅槃重生的新機遇。
03
用歷史紡線編織未來藍圖
此次與青島地鐵簽約的華潤置地,是中國地產行業規模較大的地產企業之一。
近年來,其在片區規劃、城市更新、產業整合、空間運營等不同階段和領域積極探索,形成多種不同類型的城市投資開發運營樣板模式,在沈陽、武漢等曾經的重工業城市,都留下了舊廠煥新的代表作。
在國棉六廠項目上,雙方將繪就怎樣的一幅藍圖?
“在項目開發中,將融合先進的TOD開發經驗與城市服務生態。”青島青鐵置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趙瑋表示,此次合作,將緊扣“用歷史紡線編織未來藍圖”核心定位,通過活化工業記憶、構建設計產業生態、融合文商旅功能三大路徑,重塑老廠區價值。
紅磚廠房內,曾回蕩著紡織人銳意進取的“火車頭”精神;膠濟鐵路旁,原棉倉庫與紡織車間訴說著工業時代的榮光……走進國棉六廠,一種歷史的縱深感縈繞在眼前。而這,也將成為項目規劃設計的亮點。

國棉六廠廠區改造后鐵路公園效果圖
項目將圍繞“紡織文化”與“膠濟鐵路”兩大核心主題,打造一個強主題、輕文旅的目的地型項目,吸引過境及遠端客群專程到訪,讓歷史與未來在這里對話。
在改造過程中,項目將通過保護文保建筑,改造其他有保留價值的建筑,織補修復塌陷區,搭建與青島北站連接的云網系統,與站前商業連接的地下通道直達國棉六廠,構建“兩橫兩縱兩片區”的總體格局。
同時,遵循站城一體化開發理念,項目充分利用青島北站交通樞紐強大的輻射能力和效能優勢,確定了“泛文娛體產業賦能,創意設計產業引領,現代服務業(商業商務)集聚”的產業定位。

國棉六廠項目改造后效果圖
在未來的藍圖中,這一片區將發揮“軌交+商業”協同效應,通過強化場景營造、引入沉浸式體驗業態、增強社交屬性,短期以大型賽事、明星活動引爆聲量,長期通過設計師共創社區與全齡友好空間運營,形成“工業懷舊-設計創新-文旅體驗”閉環,持續提升項目熱度和影響力。
在這一思路指引下,國棉六廠的蝶變將不止于空間更新,還將致力于成為青島年輕力的文化引擎。
回望過去,國棉六廠內紡織車間機器轟鳴;放眼未來,文化與創意將在這片熱土上耦合激蕩,一座城市文化新地標正呼之欲出。
記者|周建亮 編輯|趙笛
制作|宋尉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