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我國汽車產銷量首次雙超1500萬輛,均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汽車產業活力持續釋放。
日前,作為青島市汽車產業最集中的區域,青島汽車產業新城也發布了2025年上半年成績單:整車產值368.77億元,同比增長8.5%;產量18.24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2.79萬輛,同比增長6.46%。
分析這份成績單,亮點突出:
——奇瑞“領跑”三大整車。今年上半年,奇瑞產量4.22萬輛,產值63.33億元,同比增長67.36%。增速明顯高于一汽解放和一汽-大眾,處于持續“領跑”狀態。
——新能源車增勢明顯。相比于去年同期的2.62萬輛,今年1至6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6.46%。其中,奇瑞和一汽解放兩大車企新能源車產量(奇瑞2.18萬輛,一汽解放0.61萬輛)均高于去年同期(奇瑞2.09萬輛,一汽解放0.53萬輛)。
一汽-大眾新車型項目完成生產線改造,一汽智能鍛造及精密制造項目試生產,奇瑞沖壓二期項目投入使用……下半年,隨著一汽-大眾新車型的投產和一汽解放微卡的下線,即墨汽車產業正向著“整車產量50萬輛,新能源車占比30%”的年度目標快步挺進。
01
奇瑞“領跑”
2024年,即墨汽車整車產量突破45萬輛,奇瑞以16萬輛的整車產量首次反超一汽-大眾和一汽解放,成為備受矚目的“后起之秀”。2025年,奇瑞持續保持“領跑”姿態——上半年整車產量4.22萬輛,產值63.33億元,同比增長67.36%。
近日,奇瑞沖壓二期項目完成設備安裝調試,正式投入使用。
奇瑞青島基地投產以來,一直處于產量爬坡中。奇瑞沖壓二期項目投產后,可極大提升奇瑞青島基地整車生產能力,持續吸引上游零部件企業集聚。除此之外,即墨區正積極跟進奇瑞二期等項目,爭取項目早日落戶。
奇瑞KD件生產車間及沖壓二期項目
除了奇瑞,一汽解放同樣成績喜人。2025年上半年,一汽解放生產整車7.22萬輛,實現產值238.49億元,同比增長9.22%。
值得一提的是,一汽解放青島基地生產的JH6升級版新車上市。與傳統JH6相比,新JH6通過智能化、輕量化、節能化等技術創新,實現了產品的全面升級。
盡管受新能源汽車的沖擊,一汽-大眾的整車產量有所下降,但作為落戶即墨較早的“老牌”車企,一汽-大眾值得期待。
5月21日上午,一汽-大眾華東基地第150萬臺整車下線。為提升一汽-大眾青島工廠的產能利用率,基地全力推進新車型改造項目。目前新車型改造項目已完工,屆時將成為一汽-大眾新的增長點。
在項目招引方面,即墨充分發揮奇瑞、一汽解放、一汽-大眾等“鏈主”企業龍頭帶動作用,注重以商招商、精準招商,赴長春、蕪湖、上海等地區對接洽談項目,持續開展汽車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工作。
截至目前,新引進潤生機械、裕利重工、創融信達、威孚力達等4個項目(其中為解放配套的項目2個,為奇瑞配套的項目1個,現有企業擴大生產規模1個),另有近20個項目在談。
02
向“新”而行
當前,奇瑞、一汽解放均有新能源車型在產。2025年,即墨區力爭整車產量突破50萬輛,新能源汽車占比達到30%。
從落地青島之初,奇瑞就將新能源汽車作為主要發力方向。2024年,即墨新能源汽車占比首次超過20%。其中,奇瑞生產新能源汽車9.2萬輛,占全市新能源汽車總產量的一半以上,成為青島新能源汽車的“主力軍”。
2025年,奇瑞持續將新能源汽車作為發展重點,1—6月份生產新能源汽車2.18萬輛,增長4.4%,占總產量的51.6%。
在持續擴大產量的基礎上,奇瑞青島基地計劃拓展KD出口業務。目前KD生產車間已投入使用,可滿足10萬件KD配件的生產、發運。今年以來,奇瑞新能源汽車出口8100輛,占比37.1%。
奇瑞整車停車場
一汽解放青島基地自2021年便發力新能源板塊。2021年12月,一汽解放新能源輕卡基地投產,2023年生產新能源車型約2600輛,2024年產量達到1.2萬輛,車型涵蓋中重卡、輕卡。今年上半年,一汽解放生產新能源車0.61萬輛,高于去年同期的0.53萬輛。
為提升新能源車型占比,一汽解放青島基地圍繞純電、混動兩大技術路線,加速完善產品布局,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目前,一汽解放輕型車沖壓車間項目已經投產,在該項目的助力下,預計今年一汽解放新能源車產量將翻一番。
相較于奇瑞和一汽解放,目前一汽-大眾華東基地是即墨區唯一沒有新能源車型生產的整車企業。
在第150萬臺整車下線儀式現場,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技術副總經理顧昀斌博士曾表示,從2026年開始,一汽-大眾將陸續投產11款由大眾集團為中國專屬打造的新車型,包括10款新能源車型。這些新車型能否落戶即墨,答案尚待揭曉。
03
項目支撐
“奇瑞的‘領跑’效應,也代表了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青島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協會副會長汪衛東表示。
從全國來看,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562.1萬輛和1565.3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696.8萬輛和693.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1.4%和40.3%,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4.3%。
青島市工信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6月,全市累計生產整車產量46.5萬輛,同比增長37.8%;實現產值504.8億元,同比增長21.5%。
其中,新能源汽車18.8萬輛,同比增長490%,實現產值132.7億元,同比增長162.8%。新能源汽車持續走強是今年以來青島汽車產業跑出加速度的“關鍵變量”。
數據的背后,離不開項目的支撐。今年以來,我市汽車產業加快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轉型發展——
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新平臺項目建成投產,五菱宏光mini EV和五菱之光兩款車型產銷量持續攀升;
北汽制造產品體系多元化帶動增量效果顯著,銳勝王牌MPV、全新212越野車、極石01等車型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
……
在青島提出的“10+1”重點產業方向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成為突破發展的5個新興產業之一。即墨區也提出,2025年將瞄準智能網聯和新能源發展方向。
一汽-大眾新車型換代項目、一汽解放微型商用車項目、奇瑞KD件生產車間建設項目、共富汽車配套零部件產業園項目……
奇瑞生產線
2025年,即墨區8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項目入選市級重點項目。這些項目既涉及整車制造,又有汽車零部件研發和生產。
正在建設中的一汽解放微型商用車項目改造原海隆汽車城工廠現有廠房,購置升級設備,規劃年產微型卡車10萬臺,燃油和新能源車型可以實現共線生產。目前,項目各項工作正按計劃高效推進,計劃今年10月底啟動試生產。
一汽-大眾新車型換代項目對原車型進行智能化改造,加長車身和升級內外飾及電子系統。項目改造涉及全部41條線體,其中3條新建線體,改造量之大、范圍之廣在全新車型項目中數一數二。新車型計劃2025年年底前上市。
在汪衛東看來,即墨應依托既有的整車制造優勢,持續深化與整車企業集團合作,推進傳統車企向智能網聯新能源方向跨越,加快高度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車轉型。(記者|王濤 編輯|趙笛)
責任編輯:宋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