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11日訊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充分發揮海事司法職能優勢,服務保障青島市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和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為青島市匯聚全國全球航運要素資源提供更好的海事司法服務,在營造一流的“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方面持續發力,12月11日上午,青島海事法院召開服務保障青島高質量發展研討會。
會議邀請了中國海洋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劉惠榮、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院長王國華、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院長初北平等專家及港口、航運、物流、船舶建造與修理、保險經紀、船舶管理等多家企業與會。研討會由青島海事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李偉主持。
會上,各位專家結合青島城市定位,為海事司法發展“問診把脈”和提出意見建議。如初北平談到,青島海事法院應充分依托青島濃厚的海洋文化和海洋高校人才資源,發揮海事司法職能優勢,積極參與海洋生態環境的綜合治理,不斷推動青島地方海事法規建設。同時,要加大人才培養力度,主動參與全球海洋法治治理,完善專門的海洋法律服務機構建設,努力將青島打造成全球海洋爭端多元解決機制中心。
王國華談到,青島市在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搶占海洋戰略制高點中既有機遇更有挑戰。青島海事法院作為提供司法服務與保障的主體,應當對標國家海洋戰略和青島海洋發展定位,以青島海洋發展創新優勢和短板為基礎,集中在智慧海事法院建設、多元化糾紛解決、協同創新發展、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打造卓越的海事司法服務,為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供堅實的法治環境保障。
山東省港口集團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外運華中有限公司、青島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市分公司等9家港口、航運、物流、船舶建造與修理、保險經紀、船舶管理企業結合自身發展實際,有針對性的對海事司法服務保障的側重點提出了意見建議。(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戴謙 通訊員 田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