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命周期——這是當下流行在住宅市場中的一種設計邏輯。從兒童游樂設施,到中小學,以至養老院等頤養配套,小區自內而外,通過提供“人”的全生命周期的階段性服務,來營造一種人本觀念的、科學健康的居住生態。
而住宅,其實就是城市的雛形。因此在造城這件事上,“全生命周期”的邏輯同樣適用。但顯然,造城的“全生命周期”邏輯要比單純的住宅更加立體,也更加嚴謹。
今天的綠地,正在嘗試用一種全新的“全生命周期”邏輯,為青島造一座全新概念的“城中之城”——綠地將教育、雙創、醫養作為“三駕馬車”,以白云山腳下一座300萬平的大城,為青島帶來一種全新格局的造城觀。
教育先行,驅動城市生長
人才是第一資源。對于一座城市,無論是經濟的發展還是產業的提升,都離不開一個根本性的要素——人才。
在城市的整個生命周期中,人才是它的本源,是一切發展的起點;而人才的儲備,除了通過優渥的政策來引導人才輸入,更關鍵的是要提升城市在人才方面的自我造血能力。
這種“造血能力”,就是教育。
著眼于此,綠地國科小鎮從城市角度出發,選擇了一種獨特的產業賦能方式——即為片區引入一所全國TOP級的高等院校,讓它為擎動區域發展帶來一支具備高教育實力的強軍。
合肥,就是以高端學府擎動城市實現跨越式成長的優秀案例。1970年,一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到來,讓合肥從此擁有了從高端人才、到科學技術乃至高精尖產業的全維度自我造血能力——
50年前一所頂級學府的落子,為合肥帶來了一場跨越百年的城市蝶變。站在一座城市生命周期的起點,一座著名高校,或許就能為一個區域乃至整座城市騰飛的踏板。洞察到這一點,綠地也為青島帶來了一座以全國級高端學府為引擎的綜合大城:
立于白云山腳下的綠地國科小鎮,是一座以政、教、企三方共同攜手打造的新城;而這其中的“教”,就是著名的“國字號”高校——中國科學院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它的校資實力比肩清北名校,是中國科學院“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任務的重要承擔者。在國科大的助力下,綠地國科小鎮成功迎來了總建面達8.5萬平的中國科學院大學(青島)附屬學校。
作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在青島打造的高起點戰略教育機構,國科大(青島)附屬學校由國科大、城陽區政府、綠地集團聯合打造。由國科大引入優質教育資源并運營,綠地業主享12年一體化菁英教育;基礎教育階段,建立國科大(青島)附屬實驗學校,小學、初中九年一貫制公立;初中高中階段,國科大附屬學校規劃集初中部、高中部和國際部于一體。
為了能夠讓國科大這個強大的“教育引擎”盡快發揮勢能、驅動青島的城市發展,綠地國科小鎮發揮一家優秀的城市共建者的企業責任感,選擇讓教育先行——今年9月份時,綠地國科小鎮項目住宅尚未交付,國科大(青島)附屬學校卻已經正式開學。這座帶有“國字號”學府基因的大城,已經以教育為先發,緊扣青島發展脈搏,融入了這座城市的“全生命周期”的第一步。

效果圖 圖片來源:綠地國科小鎮
以“雙創”讓城市更具活力
而國科大所帶給綠地國科小鎮、帶給青島的遠不止“教育”這一項利好。國科大還在積極與綠地攜手,在項目內打造豐富、開放、成熟的“雙創”產業平臺。
這便是綠地國科小鎮的第二架“馬車”,同時也是青島城市全生命周期中,與人才教育無縫銜接的第二個階段——創新創業。
所謂人才的培養,其最終目的也是希望能夠為城市的科創事業,源源不斷地輸送新鮮血液。參考合肥,中科大為這座城市帶來的科研實力和產業孵化能力,才是讓合肥實現彎道超車的關鍵力量:
1984年,中國首個國家實驗室——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成立,不在北京上海,而在合肥;1999年,合肥與北京、成都、西安一起被確定為國家四大科教基地;2004年,合肥被批準為全國唯一的“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市”;2017年,合肥市正式獲批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繼北京之后全國第二個國家科學中心。中科院物質科學研究院,原電子工業部16所、38所、43所相繼遷入,科教資源加速向合肥集聚。
中科大所帶來的知識紅利,正潛移默化地滲透到合肥這座城的每一條毛細血管。一方面,中科大的到來,讓合肥打造出了自己的創新體系,合肥的高科技產業發展至今離不開中科大的持續賦能;另一方面,中科大的科研成果轉化也在不斷反哺合肥。
綠地深諳此理,在“雙創”產業上不吝筆墨,在項目西南側的科技研發區中,通過9萬平的中國科學院大學城陽創新創業基地、3萬平的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和綜合服務中心等規劃,實現創新創業教育、創客空間管理、科技金融服務、科技成果轉化等多種功能于一體,打造了一個集學術交流、國際培訓、住宿會務、片區綜合服務的開放的國際學術“會客廳”。
綠地國科小鎮不僅要將一只只“金鳳凰”通過優質的教育環境培育出來,同時也早早種下雙創的“梧桐樹”,讓這些“鳳凰”有充沛的空間一展宏圖,青島也將因此而崛起一個全新的全國級科研高地。

效果圖 圖片來源:綠地國科小鎮
醫養,最后卻也最重要
科研也好,經濟也罷,城市中這些領域的發展,最終還是要落到城市中“人”的身上。城市為自身發展所作出的一切努力,最終也不過是希望能為這座城市中的“人”帶來更宜居、更優越的居住條件。
這便不得不提到在城市全生命周期中居于下游、卻尤為關鍵的一大領域——醫養。何況青島這座城市,身為全國公認的醫養藍海,它的醫養產業至今仍有巨大的潛力未被挖掘。為此,綠地國科小鎮為這座城帶來了自己的第三駕“馬車”——醫養產業。
綠地國科小鎮的目標,是要打造青島健康產業最強IP。在政府、國科大和綠地的共同努力下,綠地國科小鎮內的醫養產業正在以青島的醫養新高地之勢快速崛起。綠地國科小鎮規劃了13萬平中國科學院大學青島附屬醫院、占地12萬平的國科健康管理學院以及6.4萬平的頤養護理示范中心。
其中,中國科學院大學青島附屬醫院是一所三甲綜合醫院,內設1000張床位,覆蓋心血管、腫瘤醫學、老年性疾病和婦產科等多個重點科室;國科健康管理學院將引入日本專利護理系統,專注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未來不僅可服務青島,更將輻射全國;而頤養護理示范中心將兼具高端養老和普惠養老兩大板塊,帶來日本先進的分級護理體系,提供專業的醫養居家養老服務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綠地國科小鎮的業主在中國科學院大學青島附屬醫院可擁有綠色通道就醫卡,就醫更便捷。
同時,充分發揮綠地集團的大健康板塊優勢,項目內還配建了綠地康養居酒店、綠地國際健康管理中心、康復護理公寓、健康頤養公寓和白云山康體公園等。

“三駕馬車”驅動下的新宜居生活
以“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看城市的發展,綠地以教育、雙創、醫養“三駕馬車”,不僅讓青島這座大城更有活力,也致力于讓項目內的業主能夠擁有更為宜居的環境。
根據規劃,項目預計將于12月開盤89-143平戶型。此次推出的89平戶型,是此次推盤中最具亮點的戶型之一。該戶型為兩室兩廳一衛,2梯3戶。這個戶型的最大亮點是它的可變性。客廳和南向次臥之間可打通,構成半開放功能空間,客廳面寬可達6.1M。
這種全生命周期靈動戶型,給業主預留了足夠的變形空間,可滿足單身、新婚、三口之家、二胎四個家庭階段,同時能夠實現不同家庭對兒童活動區、親友歡聚空間等多種不同居住功能。而且此次推出的89平戶型不僅含南向三陽臺設計,陽臺面積13.6㎡,贈送達到6.8㎡。眾所周知,贈送面積對于剛需客的價值尤為重要;而在這個“錙銖必較”的樓市行情下,如此大手筆的贈送面積,不僅當下罕見,或許在未來的整個城陽區都將成為一種“傳說”。
143平戶型也值得關注,這是市面上極為少見的四葉草戶型,廚房、餐廳、客廳在中軸上“一”字貫通,四個房間位于戶型的四角。中廳設計,沒有走廊,利用率高;LDK一體化設計,空間感十足,兼具功能性和儀式感。
一種全新思路的宜居生活,正在這座白云山下的綜合大城中孕育誕生。以“三駕馬車”為主導,整合優勢產業資源,綠地國科小鎮以城市的全生命周期為站位,正在帶來一種以全新的造城邏輯——一宗屬于白云山、屬于城陽、屬于整個青島的健康宜居的大城傳奇正在上演;而青島或也將因教育、雙創、醫養“三駕馬車”的驅動,而迎來城市蝶變的契機,從而邁入城市發展的新階段。
營銷中心地址:城陽區馴虎山路與春陽路交匯處北行500米,國科大(青島)附屬學校
旁咨詢熱線:0532-88896666
責任編輯:李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