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28日訊 秋季學期即將開啟,學生們該如何盡快調整狀態,進入良好和規律的學習?生活狀態、鞏固好習慣、關注心理健康至關重要,需要家長和孩子們共同努力。近日,市北區發布中小學秋季學期開學心理調適指南,為學生、家長特別準備了5個實用“錦囊”,幫助孩子注入“心”能量,從容愉快的迎接新學期。
規律作息適度運動
保持節奏,避免混亂。規律作息不是指每天必須按照上學時的固定時間,而是保持“相對穩定的節奏”,避免晝夜顛倒。請和孩子一起回顧并微調作息表,確保基本作息框架(起床、三餐、睡眠時間)依然穩固,避免因晚睡晚起導致生物鐘紊亂和煩躁情緒。
動起來,釋放活力。運動是天然的“情緒調節劑”。鼓勵孩子每天進行30—6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如跳繩、游泳、騎車、球類、快走)。不必追求高強度,關鍵是規律和興趣。
深度溝通用心陪伴
每日一贊。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都希望被看見、被贊美。教育孩子切勿操之過急,父母要試著放緩速度,放低要求,盡量使用鼓勵式語言,每天稱贊孩子1-2個做得好的地方,也可以適當設立獎勵機制。
每日一聊。嘗試每天抽出15分鐘,進行“深度聊天”。不是詢問學業,而是關心孩子的感受、見聞、想法,可以問“今天最有意思或者最有挑戰的事是什么?”“有需要爸爸媽媽幫忙的地方嗎?”關鍵在于傾聽:看著孩子的眼睛,不打斷、不評判,用“嗯”、“然后呢”鼓勵表達。
每周互動。每周設定一段專屬的、高質量的親子互動時間,由孩子主導選擇做什么(一起做手工、讀一本喜歡的書、玩桌游、烹飪、看一部電影并討論)。核心是全身心投入,放下手機和工作,讓孩子感受到被重視和全然接納。這是建立安全感和親密感的黃金時間。
屏幕管理豐富體驗
制定規則,溫和堅守。假期中孩子接觸屏幕時間增多。溫和而堅定地約定每日使用時長、時段、內容,分時段使用并設置鬧鐘提醒。鼓勵孩子“有效”使用電子產品,如查資料、看紀錄片或學編程繪畫,將娛樂轉化為學習機會。
家長示范至關重要,如確需使用手機,可以明確告知“我用手機處理工作,之后我們一起去散步”。
拓展生活,豐富體驗。家長可以為孩子創設豐富多彩的暑假生活,來填補時間,轉移孩子對電子產品的注意力。
多帶孩子參與戶外活動,如爬山、打球、郊游等,讓孩子親近大自然,感受陽光和新鮮空氣,放松身心。
支持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如繪畫、音樂、舞蹈、書法等,讓孩子在自己喜歡的活動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
鼓勵孩子社交互動,為孩子創造與同學、朋友聚會的機會,或者參加一些社交活動,如夏令營、志愿者活動等。
自主學習緩解壓力
避免過度施壓。家長想讓孩子在假期有效學習,應該遵循適當和適量的原則,要有重點地選擇學科和適當的學習內容,遵循適量和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要給孩子安排過多的學習任務,以免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
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孩子有效利用假期時間,家長可以從傾聽孩子的聲音開始,理解他們的需求和計劃,基于孩子的規劃,提供合理的建議,比如如何平衡學習與娛樂的時間。家長的角色是支持者、資源提供者和溫和的提醒者。
發現情緒給予支持
情緒是重要的信號燈! 當孩子出現消極情緒時:
接納為先。告訴孩子“有這些感受是正常的”,避免直接批評或否定。
傾聽溝通。創造一個安全、無評判的環境,耐心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和需求(“你看起來有點不開心,愿意和我說說嗎?”)
引導表達與調節。引導孩子用健康的方式表達和調節,如傾訴(向父母、朋友)、運動、聽音樂、畫畫、深呼吸等。
積極求助意識。明確告知孩子,當他們自己難以排解情緒或遇到困難時,向父母或其他信任的大人(老師、親友)尋求幫助是非常勇敢和正確的選擇。家長也要敏銳覺察孩子是否持續情緒低落、興趣喪失或行為異常,必要時可尋求專業心理支持。(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楊琪琪)
責任編輯: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