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青島農商銀行發布半年報,“穩中向好 進中提質”的成色再度彰顯出這家地方法人銀行在構建特色化、差異化發展新生態的道路上正“穩健疾行”。
上半年,青島農商銀行堅持穩健經營,積極推進各項業務轉型與創新,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34億元,增幅5.22%。
支持實體經濟方面,青島農商銀行充分發揮屬地優勢和靈活性, 深耕科技、綠色、普惠、養老、數字五篇大文章,頻頻落地多個全國、全省首單、首筆業務,服務區域經濟提質增效。
資產質量方面,青島農商銀行統籌促發展與控風險,實現了資產質量和成本管控效果雙優化。截至2025年6月30日,不良貸款率1.75%,較上年末下降0.04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與不良貸款余額實現“雙降”。
在宏觀經濟承壓、利率市場化深化及金融科技加速迭代的背景下,中小銀行找準定位,通過特色化、差異化發展破局突圍,既是對其專業能力的重大考驗,更是服務國家戰略、賦能區域經濟的歷史機遇。
緣于此,從某種意義而言,作為長江以北第一家A股上市農商銀行,青島農商銀行半年報為中小銀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一份可資借鑒的“路線圖”。
這份“路線圖”的背后,是青島農商銀行堅定不移走特色化、差異化發展道路的恒志與恒心;是深耕區域經濟,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的堅持與堅守;是緊緊把握數字化浪潮新機遇,加快推進數智化轉型,打造農商銀行數智賦能標桿銀行的毅力與耐力。
小塊頭的“大力量”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中小銀行要立足本土,開展特色化經營”,本質上是引導中小銀行通過特色化經營加速培育差異化競爭能力,實現自身更高質量發展,進而更好服務區域經濟。
青島有著鮮明的開放特色,是中國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與全球700多個港口、110多個城市開通了海運、空中航線,與230個國家和地區保持貿易往來,青島口岸進出口約占全國的5%。
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青島農商銀行用深耕20年的執著,成為青島金融機構及全國農信系統中跨境金融領域的佼佼者,更好地服務了青島開放型經濟,小塊頭彰顯出“大力量”。
截至2025年6月末,青島農商銀行服務外貿企業客戶數量達1.35萬戶,占全市外貿客戶總量近50%;上半年實現外匯交易量354億美元,同比增長9%。
不止于規模。
截至目前,青島農商銀行已連續11年獲得國家外匯管理局青島市分局外匯業務合規與審慎經營評估A類行、連續12年進入全國銀行間外匯市場100強、連續12年獲得花旗銀行“美元清算直通率卓越獎”。
二十年如一日,青島農商銀行以持續的產品與服務創新助力小微外貿企業“破冰前行”。
今年以來,面對外部沖擊,眾多青島外貿企業反應迅速,以多元化布局、內銷轉型和技術創新為突破口,以強勁的韌性和應變能力,探尋破局之道。
此背景下,加力支持穩外貿,正成為青島金融機構的共同行動。
5月9日,在護航企業高質量出海暨開辦外匯業務20周年發布會上,青島農商銀行重磅推出“護航出海 融匯全球”四款跨境金融產品。創新推出的“中巴清算直通車”為中國和巴基斯坦兩國貿易進一步降低清算成本;攜手支付機構的“跨境支匯通”全面暢通貿易新業態跨境清算渠道;與中信保合作推出“銀信融”為中小微企業出口保駕護航;在青島市商務局指導下創新推出“證保車融”,助力二手車企業高質量出海。
“外匯業務開辦20年來,我們秉持以金融力量賦能外貿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信念,順應市場需求,在產品打造上不斷推陳出新,全面助力外貿企業破浪出海。經過20年的打磨,我們‘速度快、費率優、產品全、服務周’的跨境金融產品優勢得到客戶一致好評,這是我們堅守的初心和繼續砥礪前行的動力。”青島農商銀行交易銀行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深耕本土的創新之道
在當前內外部環境下,影響銀行業經營的變量和因素較多。從銀行體系內部來看,凈息差壓力、客戶需求增速放緩、銀行間競爭加劇,讓中小銀行面臨越來越嚴峻的挑戰。
面對環境的紛繁變化,如何主動求變,尋求破局之道?
青島農商銀行的答案是:深耕本土,積極挖掘多樣化、多層次的金融需求,跳出傳統信貸模式,通過新產品、新服務、新模式,將更多金融“活水”精準灌溉實體經濟沃土。
6月27日,在人民銀行青島市分行的專業指導與全力支持下,青島農商銀行在浦發銀行柜臺成功完成全國首單上海清算所托管科創債券質押再貸款交易,質押科創債券1億元。
在此前的6月23日,青島農商銀行還成功簿記發行全省首單科技創新債券,展現出其支持科創企業發展的堅定決心。
青島農商銀行以完善業務牌照體系為核心抓手,依托“金融市場全牌照”優勢,構建起專業化、多層次的金融服務矩陣。作為山東省唯一同時擁有銀行間債券市場現券做市商資格、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資質的地方法人銀行,青島農商銀行還具備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承銷商牌照及普通類衍生產品業務資格。
憑借多元化的金融工具與豐富的業務經驗,青島農商銀行持續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有力推動了金融與科技產業的協同發展,顯著增強了區域科技創新能力。
服務小微是地方法人銀行義不容辭的使命。青島農商銀行立足自身優勢與特色,堅守以“支農支小”為主的市場定位,多維創新,讓更多金融“活水”潤澤千企萬戶。
為引導信貸資金快速直達基層小微企業,由金融監管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建立了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統籌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和銀行放貸難的問題。
青島農商銀行快速響應、精準發力、扎實開展“千村萬戶”“千企萬戶”大走訪行動,打通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全力推進“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落地生根。截至目前累計走訪客戶達14.53萬人次,走訪覆蓋面居全青島市第一。
截至6月末,青島農商銀行小微貸款余額達1428.15億元,較上年末增加80.72億元。
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及融資成本的降低,正持續助力眾多小微輕裝上陣、穩健前行。
青島農商銀行還通過創新金融產品,持續加大涉農信貸供給,延伸普惠金融覆蓋面,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服務“三農”,至2025年6月末,涉農貸款余額達591.61億元,較年初新增67.26億元,增幅12.83%,較去年同期多增22.2億元,規模和新增保持全市第一。
數智向未來
金融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速度之快、改變行業成長生態之深遠超乎想象。
2025年,大模型技術成為銀行業變革與創新的核心驅動力,眾多銀行積極投身大模型應用領域,不斷拓展業務邊界,提升服務效能與風險管理水平。
積極探索AI大模型等前沿技術研究應用,加力打造數智賦能標桿銀行,青島農商銀行數智化轉型的速度、力度、深度都令業內印象深刻。
今年以來,青島農商銀行落地DeepSeek等系列模型本地化部署,采用大小模型協同方式推動辦公助手、合規助手、信貸助手等3大類AI智能體加速落地,在客戶營銷、信貸管理、風險控制、經營辦公等多個領域完成驗證推廣,人工智能一體三翼技術體系初步成型。
2025年4月10日,青島農商銀行貴金屬自營系統正式上線,標志著青島農商銀行在貴金屬業務領域成功實現數智化轉型的華麗蛻變,正式邁入金融科技驅動的全新發展階段。
更為重要的是,青島農商銀行憑借對前沿金融科技的深度應用與業務模式的大膽創新,成為山東省貴金屬自營交易數字化地方法人銀行的翹楚。這一突破性進展,不僅夯實了在“數智賦能金融服務”領域的行業地位,更為服務實體經濟開拓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極大提升了金融服務的質效與精準度。
青島農商銀行的數智化轉型還執著于“深一度”。
青島農商銀行持續推動《青島農商銀行數字化轉型戰略規劃(2023-2025年)》落地收官,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和“數據要素×”疊加效應,客群精準營銷、產品多維創新、智能風險管控、高效經營管理、專業人才培育、系統自主可控能力不斷增強。
上半年,青島農商銀行推動企業級風控決策引擎等16個創新項目落地和見效,構建包含13個維度300項風險信號的預警體系,推動風險管理從“事后被動”向“事前主動”模式躍變;推動“智e通+小微云”線上線下渠道融合發展,手機銀行用戶突破284萬,小微云支付服務終端超1400臺。
通過數智化,一個個利企惠民小切口也被打開。青島農商銀行建設鄉村振興“金融+”綜合服務平臺,集成社保、農業及公積金等100余項政務服務,推動政務服務從“實體辦事大廳”向“移動辦事大廳”遷移,打通便民惠民的“最后一公里”,切實提升“三農”客戶政務和金融服務的可得性、便利性。
立足主責主業,走好特色化、差異化的發展道路,持續拓展高質量發展的廣度與深度,向“新”向未來,青島農商銀行將不負期待!
責任編輯:宋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