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島科技大學環境學院“‘環’抱未來,青春篤行”紅色文化傳承團實踐團隊赴高密市開展“‘智匯鳳城·城市青春合伙人’計劃暨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以實際行動詮釋當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實踐隊來到密水街道索家村,拿起畫筆,以“綠色發展,鄉村振興”為主題,在墻面上揮灑創意。昔日單調的墻面漸漸“煥新”——田間的麥浪、孩童追逐的笑臉、象征夢想的翅膀與索家村特色面食產業等本地民俗元素交相輝映,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壁畫讓村莊煥發新生機。“這些年輕人真是太有心了,把我們的村子畫得這么漂亮,看著就讓人心里舒坦!”路過的村民紛紛駐足贊嘆。
除了美化村容,隊員們還化身為青年志愿者,走村入戶開展服務。他們走進獨居老人家中,打掃院落衛生、陪老人聊敘村里新變化;穿梭在村道小巷,清理雜草雜物、規整農具柴堆,讓村容村貌更加干凈整潔。在實踐中,隊員們深刻體會到:“鄉村振興不僅是環境的變化,更是人心的凝聚。只有真正融入基層,才能理解鄉親們的所思所想所盼。”
在紅高粱藝博園,實踐隊詳細了解了高密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泥老虎”的制作技藝與文化內涵。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悉心指導下,隊員們親手體驗了這一傳統工藝的魅力。實踐隊員還化身“城市推介官”,前往紅高粱影視基地,通過短視頻等新媒體形式積極宣傳“歡樂星光夜”文旅活動。在復古村落、影視布景間,隊員們用鏡頭記錄基地的青磚灰瓦、民俗道具,精心制作vlog。
實踐匯報階段,青島科技大學環境學院與高密市舉行了大學生實踐基地簽約儀式。雙方將圍繞志愿服務、“非遺”研學、社區治理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聯合開發實踐課程,切實推動校地資源互補、互促發展。
從“象牙塔”到“泥土地”,從“紙上談”到“田間干”,青島科技大學環境學院“‘環’抱未來,青春篤行”社會實踐隊在高密的熱土上,用雙腳丈量民情,用心靈感知鄉愁,用行動助力振興。他們不僅帶回了基層治理的第一手資料,更在實踐中錘煉了意志品質,增長了本領才干。(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世鋒)
責任編輯: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