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30日訊 每一段講述都是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每一句誓言都是一盞永不熄滅的明燈。8月30日,青島市城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青述人”志愿者紅色宣講展演在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舉辦,現場觀眾們在這座見證青島百年歷史的建筑里,聆聽著新一代“青述人”對往昔崢嶸歲月的深情講述。

本次宣講展演由中心志愿者季逸霏主持,五位“青述人”用聲音帶領觀眾重回那段青島兒女熱血抗爭的歲月,讓紅色記憶在新時代煥發璀璨光芒。
展演在中心講解員江鑫的《紅色郵路》中拉開帷幕。她講述了一位藏在平凡崗位中的革命英雄——共產黨員徐子興的故事。他沒有在戰場上沖鋒陷陣,卻在敵人嚴密監視的郵局中,架起了連接黨心與民心的紅色通道。這位曾叫“徐國祥”的農家子弟,用一封封蓋著郵戳的“秘密信件”,在灰暗歲月里傳遞革命的星火。
青島啟元學校的李鉑恩同學以《一顆閃亮的紅星》為題,揭開了青島早期共產黨員、工人運動先驅李慰農的熱血人生。這位共產黨人深入工人中間,把“反抗壓迫”的火種埋進黑暗;三次領導工人罷工,讓覺醒的吶喊震撼全國;在牢獄中堅守信仰,用30歲的生命點亮了一顆永不褪色的紅星。
城市的火種燃亮信仰,鄉村的大地也在孕育抗爭。青島第九中學的朱俊宇同學帶領觀眾走進《高家民兵聯防“石雷”威力強》的抗戰傳奇。大澤山深處,一群手握農具的漢子挺身而出,把頑石鑿成“石雷”,讓侵略者的鐵蹄寸步難行;他們以聯防為堡壘,在山野間書寫“平民抗戰”的奇跡。
從群體的抗爭,到個人的抉擇,信仰的力量擊穿階層的壁壘。青島福林小學的張衍芃同學以《男兒志鑄忠魂》,講述了革命烈士王一民的感人故事。他出身富商之家,卻拋卻優渥生活,在民族危亡時投身抗日;他直面酷刑鐵骨錚錚,用生命奏響“寧死不屈”的誓言,展現了超越出身的熱血擔當與信仰堅守。

個人的忠魂映照山河,群體的壯舉震徹天地。張詠霞老師講述《高平路上五虎將》的傳奇故事。在高密通往平度的高平路上,五位民兵戰士組成“五虎將”,成為暗處的利刃、侵略者的夢魘。他們用熱血與勇氣,在齊魯大地刻下“平民英雄”的豐碑。
從城市紗廠的火種,到鄉村石雷的轟鳴;從富商子弟的抉擇,到民兵群體的壯舉。每一個故事,都是青島紅色血脈的鮮活注腳;每一次講述,都是革命精神的代際傳承。這些穿越時空的聲音已經化作新時代前行的動力——銘記歷史,守護遺產,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綻放更璀璨的光芒。(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馬曉婷)
責任編輯:王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