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始,一批新學校、新校區、新校舍建成啟用
青島教育版圖煥新
新學期開始,青島教育版圖煥新,一批新學校、新校區、新校舍建成啟用。
青島五十八中李滄附屬實驗學校、青島六十三中北校區、青島高新區第二實驗初中、西海岸新區海王路小學西校區、膠州市溫州路學校、平度市威海路學校等新建學校(校區),青島七中、西海岸新區珠江路小學等改擴建項目交付使用。這些學校、校區顏值高、實力強,將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多元的學習環境,為區域教育發展注入更多新活力、新動能,更好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多所新建學校投入使用
在高新區豐源路206號,青島高新區第二實驗初中(青島三十九中高新分校)幾棟藍白相間的建筑格外顯眼,報告廳、主教學樓、圖書樓等主體建筑從南向北依次排開,教學樓、圖書樓有連廊相連,整體呈“E”字形,風雨操場、籃球場等位于校園西側,各建筑單元間渾然一體,形成了“藍色海洋”。整個校園以藍色調為主,意在體現海洋教育特色。除了普通教室,學校還設有書法教室、微機室、生物實驗室、化學實驗室等特色教室,更好滿足學生的多元化發展需求。記者注意到,學校教學樓一樓大廳文化墻、讀書空間等均已設計完成。“去年,學校首屆招生,共招收了4個班,在高新區第一實驗初中借用校舍就讀。今年新初一招收了8個班。秋季學期,初一、初二12個班的學生都在新校就讀,成為學校首批小主人。”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學校的啟用將緩解區域內初中學位緊張的現狀,更好滿足周邊居民在家門口上好學的愿望。
航拍青島高新區第二實驗初中。
城市更新加速,教育資源配套持續跟進。青鋼片區是重點開發的低效片區之一。作為青島市重點民生工程,青島五十八中附屬實驗學校今年秋季學期啟用。學校總占地面積72.6畝,總建筑面積約4.4萬平方米,規劃54個教學班,分為公共教學區、普通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4大部分。教學樓、體育館、食堂等有連廊相接,方便師生校園內活動、就餐等。學校建筑以橙色為主,彰顯學生青春氣息。該校今年秋季學期將迎來小學3個班、初中10個班學生入校。青島六十三中北校區位于月龍峰路80號,規劃48個教學班,主體建筑包括教學樓、體育館、食堂等。記者航拍整個校園時注意到,該校區打破傳統行列式布局模式,采用功能復合的回字形布局,教學區置于整個校園的中心位置,方便學生到達各個附屬功能區。
青島五十八中李滄附屬實驗學校校園一角。韓星 攝
今年秋季學期,各區市還有多所學校投入使用。膠州市溫州路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小學部規劃36個班、初中部規劃24個班,建設主體包括5棟綜合教學樓以及食堂、科創中心、風雨操場、報告廳等,設有室外標準400米塑膠跑道、4處標準排球場、6處標準籃球場及公共活動廣場等配套工程。平度市威海路學校坐落于鳳臺街道奧體中心片區,總投資2.46億元,占地51.75畝,建筑面積27770平方米,匠心打造智慧教室、互聯網實驗室、300米環形跑道及下沉式創客庭院等前沿設施,36個教學班的建制為學子提供多元化成長空間,全面滿足現代化教學需求。
此外,今年多所學校在原校址上改擴建,以更好滿足日常教學要求。青島七中德縣路校區改造項目包括南樓修繕、北樓重建、平度路42號歷史風貌建筑改造等。北樓重建后地上2層、地下2層,設置9個普通教室,增設食堂、餐廳、車庫等生活輔助用房。平度路42號歷史風貌建筑改造后,作為該校教學輔助用房,增設圖書室、藝術教室、舞蹈教室等。西海岸新區珠江路小學主要擴建了一棟綜合教學樓,新增12間普通教室,新設計算機教室、人工智能教室、AR/VR教室、舞蹈活動室、京劇活動室、音樂活動室、音樂器材室、合唱活動室、管弦樂器材室、心理咨詢室等特色教室。學校原有的馨遠樓、啟智樓、尚德樓都有連廊與新教學樓和操場相通。
多所學校實行一體化管理
明亮溫馨的標準化教室配備護眼照明系統,科學實驗室擁有先進的教學設備,圖書館環境雅致,室內體育館場地標準、設施完善……每個空間都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設計理念。前不久,西海岸新區海王路小學西校區舉辦探校活動,家長、學生走進新校園,對校園環境連連稱贊。
該校區規劃36個班,配有音樂、美術、科學、創新活動、海洋教育等30個特色活動室,配套設施齊全,辦學條件優越,學生特長發展空間充足。該校區與校本部實行統一領導和管理,統一辦學理念、統一師資安排、統一資源配置,實行一體化辦學,在傳承校本部辦學理念和書香教育特色的基礎上,踐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打造潤澤文化,讓教育如細雨潤物,滋養生命成長。
“背靠大樹”是今年新啟用學校的一大特點,多個新學校、新校區與校本部、集團核心校實現了“一體化”管理。青島高新區第二實驗初中是青島高新區管委與青島三十九中教育集團攜手打造的第二所分校。該校將依托集團優質資源,以“海洋教育”和“人工智能”為雙翼,研發“探海·問天”課程體系。同時,教育集團建立了師資共融式培養機制,該校將與本部同步實施“五統一”教育教學管理,即統一規劃重大教育教學活動、統一開展教師培訓、統一學科集體備課、統一學業檢測與反饋、統一課程實施與評價,實現優質教育資源“零時差”共享。
此外,青島五十八中附屬實驗學校納入青島五十八中教育集團,實現高起點辦學,帶動李滄北片整體教育水平的提升。今年,青島六十三中七年級24個班的新生在北校區就讀。該校南北兩個校區實行分級部辦學、一體化管理。
部分新建學校也根據自身定位,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和管理方式。平度市威海路學校秉承“遵循規律·尊重差異”的辦學理念,以“海納百川·強國有我”為校訓,構建“奧運精神鑄魂、科技賦能創新、海洋格局育人”三維融合特色育人體系。學校立足高位發展,創新打造“黨建+奧運”品牌,推動奧運文化與育人實踐深度融合;組建由齊魯名師、青島市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及公費師范生構成的骨干教師團隊,實施“青藍工程+精準培訓”機制,保障優質教學;對標省級智慧校園示范校標準,計劃2至3年內實現教學全流程智能化;構建“家校社共育生態圈”,筑牢全面發展根基。同時,該校還將充分發揮奧體中心片區的區位優勢,整合優質資源,以“市內領先、國內外知名的現代化創新學校”為發展目標,通過文化浸潤、課程建構、評價革新三大路徑,著力塑造理念先進、特色鮮明、質量卓越的教育新名片,為平度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倍增注入更多強勁動能。(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世鋒)
責任編輯: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