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12日訊 今天,記者從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獲悉,今年上半年住建領域重點工作目標進展情況出爐,圍繞公共租賃住房、既有居住建筑節能保暖改造、老舊小區改造、人才住房籌建及規范新建商品住宅等多個方面向市民公布了最新進展。
“安居成績單”:已開工老舊小區83個,棚改區改造1.8萬套
“來了有房住,留下有住房”,這是青島推出的引才新舉。不難看出,解決住房問題是引才的關鍵。今年我市提出建設和籌集10萬套人才住房,通過新建、購買、改造、長期租賃等方式多渠道籌集人才住房房源,解決人才對于住房的后顧之憂。截至上半年,已確定建設主體的人才住房房源3.9萬套。
針對中低收入群體,青島也在不斷完善保障性住房供應體系。今年年初,市住建局下發《關于分解下達 2020 年公租房建籌任務的通知》,明確今年將建籌2000套公租房(市南區200套,市北區1300套,李滄區500套),新增公共租賃住房補貼5000戶,適度擴大保障范圍。上半年,市北等三區已提報項目5個、房源807套,完成目標的40.35%。此外上半年,全市已完成新增公共租賃住房補貼3227戶,完成目標的64.54%。
今年被稱為棚戶區改造的“收官之年”。我市全年將啟動棚戶區改造2.7萬套(戶),截至上半年,已啟動18498套,占年計劃的68%。此外,備受外界關注的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也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今年,青島實施老舊小區改造項目110個,涉及居民樓600座、建筑面積160萬平方米。截止上半年,已開工老舊項目83個,涉及居民樓321棟,建筑面積約84.8萬平方米。開工項目占比75.4%。
此外,今年全市計劃完成既有居住建筑節能保暖改造500萬平方米。截至6月底,145.4萬平米已開工,占年計劃的29.1%,其中64.4萬平米已完工,占年計劃的12.9%。在城市供熱配套方面,今年全市計劃新增城市供熱配套面積400萬平方米;新建天然氣管網200公里;實現管道天然氣“鎮鎮通”;推進工業余熱和新能源改造,替代燃煤供熱能力510萬平方米。 截至6月底,已累計開工供熱配套面積210萬平方米,占比52%;完工47萬平方米,占比12%。累計開工天然氣管網155公里,占比77%;完工20公里,占比10%。
“老城改造成績單”:劈柴院二期完成招標,中山路步行街方案完成初步成果
青島老城區有機更新工作已經全面鋪開。今年我市將重點加快中山路、大學路、廣興里周邊等片區的綜合整治,完成大學路、沂水路等美麗示范街區建設。
目前,市南區采取“先招商后改造”思路,實現了多個項目的實質性進展,其中劈柴院二期項目完成招商,北京路5號設計方案基本完成,正進行房屋結構加固施工;寧陽路片區運用市場化手段完成招商,并完成設計方案評審,已啟動綜合管線施工和部分樓院施工;黃島路片區已完成招商,正在深化設計方案;中山路天橋已完成拆除,正在積極推進步行街方案研究設計工作,目前已完成初步成果;濟南路拓寬涉及的房屋征收補償方案已公示,正在深化道路及綜合管線設計方案。
市北區采取“先改造后招商”思路,完成項目一期四方路等三個片區3.2萬平方米修繕工程,啟動項目二期四方路等6個片區10萬平方米的修繕工作,已累計完成16個設計方案專家評審和21個建筑分級專家評審。同時,項目招商工作成效顯著,廣興里于5月28日舉行開園儀式,成為青島工業設計創新中心;海泊路23號、52號、陶路1號、3號、12號、28號已引入企業落戶,館陶路34號第一糧庫變身青島新金融產業園。協調對接市國資委、市旅游集團和市南市北區,推進濰縣路19號項目進度,目前設計方案正在完善,招商工作也在積極推進。
“市政成績單”:新增停車位4233個,打通8條“斷頭路”
“一位難求”的停車難題,是居民頭痛的大問題,也嚴重制約城市科學發展。今年年初,青島出臺停車設施規劃建設管理“26條新規”,使得青島推進停車難有了“頂層設計”。今年全市計劃新開工公共停車場34個,年底前建成22個,新增泊位8000個。截至6月底,市南區富源集團立體停車場、李滄區城碩大廈停車場、城陽區市民中心停車場等10個停車場主體施工已完成,涉及泊位4233個,占全年建設目標的52.9%。
在未貫通路打通方面,我市今年計劃打通25條未打通道路,完成50條市政道路整治提升工程。啟動膠州灣第二海底隧道、株洲路打通工程、杭鞍高架二期打通、環灣路—長沙路立交工程,啟動萊陽路過街通道建設。
截止上半年,市住建局聯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民政等部門印發《2020年未貫通道路管理服務提升行動工作方案》,打造“規劃—建設—命名”鏈條式服務。優化完善考核機制,激發區市主戰“新動能”。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截至目前,勁松四路等8條已通車,完成年計劃32%。此外,完成21條市政道路整治提升,完成全年計劃的42%。
在綜合管廊的建設方面,我市今年計劃開工建設各類管廊30公里。截至6月底,在嶗山區國際生態健康城、西海岸新區、城陽區動車小鎮以及即墨區等區域,開工建設各類管廊項目10個,總長度35余公里,計劃投資21.7億元,累計建設完成廊體長度約16.6公里。(青報全媒體記者 王冰潔)
責任編輯:陳海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