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4日訊 9月3-4日,青島市家畜(豬)繁殖員職業技能競賽在平度市舉辦。來自各區市生豬繁育一線的21名選手參賽,經過激烈比拼,平度市古峴動物衛生與產品質量監督站的劉曉明獲得總成績第一名,根據相關規定將被授予“青島市技術能手”稱號,并與來自平度的張曉林、黃歡共同獲得一等獎;3名選手獲得二等獎,4名選手獲得三等獎,充分展現了青島市家畜繁殖員的專業水準和職業風采。
家畜繁殖員是畜牧獸醫行業唯一保留的“準入類”職業技能鑒定工種,職業技能競賽是培育畜牧生產一線專業技能人才的重要平臺。本次競賽由青島市農業農村局、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青島市總工會和青島市婦女聯合會主辦,青島市畜牧工作站承辦,平度市農業農村局、平度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崔召校區)協辦,旨在以產教融合為抓手,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工匠型人才。
職業技能競賽為廣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藝的平臺,對壯大技術人才隊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家畜繁殖員職業技能競賽市級決賽前,青島市農業農村局、各區市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基層動監站三級協同聯動,通過充分宣傳發動、技能訓練等,80名生豬繁育一線的技術骨干參加了各區市初賽,經嚴格選拔、技術培訓,來自即墨、平度等5支參賽代表隊的21名選手進入市級決賽。
決賽采用“理論考試+現場操作”的考核模式,理論考試考核選手們家畜繁殖相關法律法規、職業道德、基礎知識等專業理論功底。記者在競賽現場看到,選手們全神貫注,技能操作環節,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精液活力檢測、精液精子數測定、母豬發情鑒定、豬人工授精等一系列操作,展現出了扎實的理論根基和嫻熟的操作技能。獲得本次競賽第一名的劉曉明,已在畜牧生產一線工作了28年,他激動的說:“我常年服務于養豬場,給豬做人工授精,在一次次的服務中提升了技能。這次競賽是對我多年工作的一次檢驗,第一名的成績是一個新的起點,激勵我繼續勤練內功,提升技能,更好地服務養殖場戶。”
比賽中,裁判員嚴格執行評分標準,監督員對比賽全程進行督導。競賽結束后,組織了技能操作培訓,專家現場演示和講解操作要點、答疑解惑,通過以賽促訓,建設技術精湛、素質優良的家畜繁殖員隊伍。
為建立培養高水平技能人才的長效機制,今年6月,青島市畜牧工作站與平度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畜禽養殖企業聯合組建“產教協同創新聯合體”,三方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在學校設立“勞模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培訓基地”(以下簡稱培訓基地),組織了8位市級勞模工匠(技術能手)開展“勞模工匠進校園”活動,豐富了職業技能人才培養的師資力量,構建起產教融合、政校企深度合作的工作機制。青島市畜牧工作站站長周圍表示:“將持續依托培訓基地,推動教學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通過勞模工匠“定制化”帶教,為畜牧業培養實用型、技能型人才,助力青島從畜牧大市向畜牧強市穩步邁進。”
據介紹,青島市是畜牧業大市,統計數據顯示,全市上半年肉蛋奶產量57.85萬噸,保障了千萬居民的“菜籃子”量足價穩。畜牧業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離不開高技能的家畜繁殖員隊伍,青島市將以本次競賽為契機,發揮“勞模工匠+職業教育”特色體系的作用,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有機銜接,全力打造具有青島特色的畜牧業高技能人才培養新高地,為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晉 通訊員 李培培)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