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4日訊 近日,在西海岸新區東山村附近的菜地里,迎來了一支特殊的“助農小分隊”。真情巴士駕駛員楊忠春、張煥平、李風國等一行五人,帶著鋤頭、水桶等農具,專程前來幫80歲孤寡老人郭家有收菜、種蘿卜。兩小時的揮汗如雨,換來的是老人動情哽咽:“孩子們,能認識你們真是我的福氣。”這聲感謝,源于61路公交線上長達3年的暖心守護。
李風國妻子、郭家有老人、楊忠春、李風國、張煥平(從左至右)在菜地合影
郭大爺是真情巴士61路的“老熟人”。因先天缺陷導致腿腳不便,他總是拄著拐,乘車往返于朝陽山路地鐵站和大溪谷站。原來,郭大爺在村里拆遷之后居住在蘭東安置區,早年在東山村附近種了一畝地。每到春秋季節,老人每周都會乘坐61路,到菜園里勞作。從2022年初遇老人,61路的駕駛員們見到這位特殊乘客,都會熱心地搭把手,幫他把蔬菜和小推車抬上車廂。一來二去,車廂內的幫助延伸到了田埂上。駕駛員們常利用休息時間到菜園幫老人做農活,幫著售賣農產品。
李風國和張煥平在摘辣椒
前幾天的一次等車時,他跟駕駛員楊忠春閑聊:“今年夏天太旱,又不好澆水,園里的黃瓜長得歪瓜裂棗的,得趕緊收了種蘿卜,要不冬天連咸菜都吃不上。”楊忠春默默記下了老人的憂慮,便與同事商量要去幫幫老人。張煥平、李風國積極響應,李風國的妻子、張煥平的兒子也主動加入,一支充滿愛心的五人小隊迅速集結。與老人約定好時間,助農行動旋即展開。
楊忠春幫助摘菜
當天一早,他們帶上工具,來到郭大爺的菜地。在老人的“指揮”下,小隊高效分工:李風國夫婦、楊忠春細心采摘著黃瓜、豆角、絲瓜等,動作輕柔不傷瓜果,張煥平的兒子也學著大人的模樣干得熱火朝天。菜摘完,輪到“技術工種”登場。張煥平掄起鋤頭,順著壟溝挖出深約十厘米的淺溝,郭大爺則均勻地將蘿卜種子撒入溝里。種完兩溝,大家又合力抬水澆地。
摘秋葵
待到農活忙完,細心的志愿者們看著新鮮采摘的蔬菜,想到郭大爺還需獨自趕往集市售賣,便主動提出:“大爺,這菜我們包了,省得您再跑一趟!”大家自掏腰包,爭相選購。郭大爺一聽,連忙擺手:“快別給錢!送給你們了,這么熱的天來幫我干活,我哪能收錢……”樸實的話語里滿是感激。一番溫暖的推讓后,志愿者將100元錢塞進了老人的衣兜。
張煥平帶孩子在拔草
這方小小的田地,記錄的不僅是瓜菜的豐收,更見證了一場情暖田間地頭的真情助農行動。近年來,真情巴士以公交為媒,發起“真情助農”志愿服務項目,構建起涵蓋出行助農、生產幫扶、消費助農、情感關懷的“四位一體”服務體系,26路菜農公交被中央電視臺多平臺多欄目報道,結對幫助百余戶農村特殊家庭,服務60余個村莊、社區,為鄉村振興畫卷增添一抹溫暖的“真情”亮色。(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薛穎)
責任編輯:楊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