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5日訊 金秋送爽,學意正濃。為切實增強青少年法治意識及自我保護能力,營造平安和諧健康的校園環境,新學期伊始,市南法院走進轄區學校開展“開學第一課”活動,為同學們送上一份干貨滿滿的“法治大禮包”。
法治啟蒙,“典”亮童心
日前,市南法院云南路法庭法官助理李星走進青島八大峽小學五年級一班,以“法律伴我成長”為主題,為同學們帶來一堂生動有趣的法治教育課。
課堂上,李星從“法”字的古體結構講起,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同學們講解了法律的含義及其重要作用。“法律就像社會運行的‘規則手冊’,它明確了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可以做什么、應該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及違反這些規則會承擔怎樣的后果”,李星運用生動形象的比喻,讓抽象的法治概念變得更加直觀可感。隨后,李星結合《民法典》中與未成年人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重點講解了壓歲錢歸屬、游戲充值退款、高空拋物等典型案例的侵權責任與防范措施,教育引導同學們主動學習法律知識,學會用法治思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以法為盾,拒絕欺凌
日前,李星受邀走進市南區實驗小學(燕島校區),為四、五年級的同學們帶來一堂主題為“向校園欺凌說不”的法治教育課,進一步厚植青少年法治理念。
活動中,李星結合同學們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細致講解了校園欺凌的常見形式,如肢體欺凌、語言欺凌和網絡欺凌等,并深刻剖析了校園欺凌對受害者、施暴者以及家庭、學校所造成的嚴重危害。為了讓同學們更直觀地理解法律邊界,李星結合《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詳細講解了實施校園欺凌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及預防校園欺凌的方法措施,鼓勵同學們勇敢地對校園欺凌說“不”,遇到問題及時向老師、家長或公安機關求助。活動結束后,同學們紛紛表示,今后將進一步樹牢法治觀念,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下一步,市南法院將繼續延伸法律服務觸角,不斷加強與轄區學校的溝通協作,持續開展好“法院開放日”“送法進校園”等普法宣傳活動,以法治雨露滋養青春之花,讓法治陽光照亮青春之旅。(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戴謙 通訊員 傅琳琳 夏煜桐)
責任編輯: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