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6日訊 5日,由中共山東省委黨史研究院主辦,中共青島市委黨史研究院與青島理工大學共同承辦的“大河奔流·紅色血脈——黃河流域紅色文化主題展”走進青島理工大學,通過一場融合展覽、宣講、展演和思政教育的綜合活動,為理工學子開啟了一堂深刻而別樣的“開學第一課”。
青島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車景華在儀式上致辭,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錢均主持儀式。中共青島市委黨史研究院副院長吳述臻等出席活動。學校團委、圖書館等部門負責人及2025級新生代表參加活動。
車景華在致辭中表示,青島理工大學一直以來重視紅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堅持守正創新,把用好紅色資源和推進“大思政課”建設有機結合。本次活動是將優質紅色文化資源融入學校“大思政課”和校園文化建設的生動實踐。下一步,學校將繼續與市委黨史研究院加強合作共建,充分發揮紅色文化資源育人功能,引導青年學生傳承紅色基因、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中共青島市委黨史研究院向青島理工大學捐贈了《中國共產黨青島百年史話》《青島市情概覽》等編研成果,為學校進一步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和思政育人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海岸星火” 宣講團以抗戰英烈故事分享、情景朗誦等沉浸式形式開展宣講,帶領師生回溯在黨的領導下,青島地區優秀兒女面對強敵入侵時不屈不撓、奮勇抗戰的崢嶸歲月,激勵青年學生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勇擔使命、砥礪前行。青島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劉金德教授講授微思政課《烽火黃河岸:鐫刻在母親河上的抗戰記憶》,帶領師生回溯了黃河流域紅色火種的播撒與燎原歷史。
主題展演環節,與會人員觀看了由青島理工大學商學院輔導員于淼的古箏獨奏《映山紅》及藝術與設計學院藝美潤心團的學生們帶來的朗誦《黃河》。悠揚深情的箏音仿佛將漫山遍野的映山紅和紅軍時代的熾熱信念帶到了現場,同學們則用雄渾的聲音演繹了黃河的磅礴氣勢與不屈的民族之魂,引發了在場師生的強烈共鳴。
全體師生移步展廳沉浸式參觀了“大河奔流·紅色血脈——黃河流域紅色文化主體展”。這是全國首個系統展示黃河全流域紅色文化的平臺,通過“熱血高原”“英雄太行”“寶塔光芒”“挺進中原”“紅色齊魯”“把舵領航”六大篇章,梳理黃河流域紅色文化資源,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黃河兒女不怕犧牲、浴血奮戰,不屈不撓、英勇頑強,奪取革命勝利的偉大歷程。
本次活動將理論講述、藝術熏陶與沉浸體驗有機融合,打破傳統思政課堂形式,生動構建了一堂立體化的“開學第一課”,激勵全校師生在新學期以更加堅定的文化自信和歷史主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接續奮斗,在新時代的壯闊征程上譜寫新篇章。(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世鋒 通訊員 何珊珊)
責任編輯:王臻